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抓实党建力促脱贫攻坚抓实党建力促脱贫攻坚 为带领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党支部要结合“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立足以脱贫攻坚统揽全局的工作实际,把夯实基层堡垒与脱贫攻坚深度融合,创新“四项机制”,筑牢农村基层基础,助推脱贫攻坚决战决胜。 一是创新联系服务机制,当好联系员。以屋场为单位,将若干名贫困户定为 1 个服务单元,把全村贫困户划分为若干个服务单元。在对党员身体状况、个人特长、能力素养等摸底分类的基础上,本着重实效、可操作的原则,除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外,党员纳入精准扶贫结对帮扶工作。根据 1 名农村党员+1名帮扶干部(县乡下派帮扶干部)结对联系服务一个单元贫困户,做到党员干部联系服务困难群众全覆盖,服务群团组织、项目工程全覆盖。从而凝聚了脱贫攻坚强大动力,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队伍,形成了一个“有问题找党员,有困难找干部”的良好局面。 二是创新诉求信访处理机制,当好调解员。根据“一个问题、一名党员、一个班子、一套方案、一抓到底”的要求,逐一落实了问题纠纷的包案排查调处责任,通过党员走村入户,靠前服务,及时解决和处理矛盾纠纷,实现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镇”。 三是创新引领群众致富机制,当好教练员。步入于都县梓山镇沿 323 国道前行,一路可见:宽阔的田野上,万物葱郁; 成片的果园里,硕果累累; 绵延整齐的日光大棚内,蔬菜碧绿葱茏……。这是梓山镇潭头村充分发挥党员模范带头,引领群众致富的又一成果。为带领贫困群众走上了共同富裕之路,适应加快脱贫攻坚的需要,梓山镇潭头村党支部充分发挥现代特色农业产业优势,流转 5000 余亩土地,成功建立了西瓜、食用菌、蔬菜、葡萄四大产业基地,通过将党建工作和产业进展有机结合,把党支部建在产业一线上,大力推行“支部+协会+农户”等模式,辐射带动周边贫困户实现劳务脱贫,当上上班族。 四是创新“第一书记”帮扶机制,当好服务员。“第一书记”驻村以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在详细掌握村情民意的基础上,帮助村民选准致富项目,因地制宜制定脱贫计划,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帮扶进展产业,完善基础设施,充分发挥了“第一书记”把关定向、整合资源、攻坚拨寨的关键作用,为打赢脱贫攻坚战迈出了坚实的步伐。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