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揭示艺术的内在动力揭示艺术的内在动力 从艺术的理论和讨论方法被理论家重视开始,如何阐释审美与特定的个体和集体心理机能之间的关系就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尽管在宏观上,鲍姆加登和康德为感性的讨论给予了合法性,但其高度的思辨性哲学也掩盖了社会和历史的因素在审美心理的建构中所起到的必要作用。在这方面,前苏联的心理学家维果茨基(Lev Vygotsky,1896--1934)的历史、社会的心理机制与艺术的制造和接受理论的结合方法为我们理解和揭示艺术作品的内在动力提供了重要的参考。 维果茨基早年对于艺术方面的讨论促使他后来发现了心理进展的符号学是与历史相结合的。他完成于 1920 年代的《艺术心理学》是这个领域的重要著作,他在其中探讨了情感在艺术方面的作用、审美体验的本质,心理反应的一些符号本质,以及马克思主义的心理学和美学。此外,他对于俄国形式主义的分析和批判也构成了他这部理论著作的核心。这也让我们想到了他的艺术心理学和巴赫金的文学理论当中的形式主义批判之间的联系。他的《艺术心理学》完成于 1925 年,其中所涉及的一系列讨论完成于 1910 到 1922 年之间,但遗憾的是当这部著作出版之际他已经离开了人世。当代著名心理学教授鲁西阿诺·麦卡锡(Luciano Mecacci)认为,维果茨基的心理学具有开创意义,在他的《艺术心理学》和《教育心理学》当中探讨了应用心理学的一系列问题,①后者出版于 1926 年,被认为是苏联心理学当中的重要作品。而且,只有当面对“实际”问题的时候,心理学的基本问题才会更加清楚地呈现出来。 列昂节夫认为,《艺术心理学》代表了维果茨基理论体系的一个转变。将他早年对于艺术(特别是文学和戏剧)的兴趣和讨论与心理学的一些问题联系了起来。维果茨基的作品为俄国的文化历史心理学派奠定了基础,他就心理过程的符号历史的维度的论述具有开创性的意义,不仅是对于当时的俄国形式主义而言,而且对于更为广泛意义上的艺术生产和制造性活动也同样具有效应。《艺术心理学》正式出版于 1965 年(汉译本出版于 20XX 年,百花文艺出版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社)。当时,之所以能得到出版是跟斯大林时代结束之后,政治文化都出现了松动有关,此时,学术界对维果茨基重新产生了兴趣。维果茨基的这本书的出版正好是苏联的结构主义开始盛行的时候(即 1960 年代初,但其根源却可以追溯到更早)。此时,通讯理论、数学、控制论、系统论、符号学、语言学、文学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