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写作心理障碍剖析老师写作心理障碍剖析 《中国教育报》“读书周刊”报道:全国城市中小学老师阅读状况调查分析显示,我国城市中小学老师中有八成以上从未在报刊杂志上发表过文章;最近也发生过有老师为了升高级,从网上抄袭论文,结果被查出要检讨的事……许多老师把写论文看成比登天还难,这是一种需要克服的心理障碍。 一、写作心理障碍表象 畏难心理。很多老师长期在第一线上课,习惯于“用口不动笔”, 感到写论文高不可攀,一听到写论文就愁眉苦脸,互相诉说、“传染”,甚至谈“写”色变。每个假期因为要写论文,使得假期心情焦虑、紧张,不写不行,拿起笔又写不出来,过得不快乐,写论文成了不少老师的心理负担。 自卑心理。有的小学老师觉得自己不过是“孩子王”,理论水平没有其他初中或者高中的老师理论水平高,写不好怕别人知道,怕别人笑话,怕发表不了、获不了奖让人瞧不起;有的在写稿中遇到困难,不愿请教别人,好像请教别人自己就低人一等,显得自己水平不高;有的因为写出来的文章长久没有得到别人的欣赏,从未获得成功的喜悦,从此对写论文失去信心,产生自卑心理。 应付心理。有些老师提及写论文,那往往是为了应付“评职称”硬着头皮而为之。一部分老师虽具有较好的文字功底,特别是已经升了高级老师的老师对写作缺乏仔细的态度,由于认识不到写稿的意义而缺乏写作热情和动力,逐渐走上了“要我写”的被动写作之路,写不写、写好写坏都无所谓,因此就东抄西拼,文不成文。 二、写作心理障碍的产生原因 角色意识落伍。很多老师角色意识落伍,没有树立新时代老师是教书育人者又是讨论者的新职业观,认为写论文是专家、学者、教授的事,而自己只不过是“教书匠”“孩子王”,只要“教好书”就行了。许多老师就是这样养成了光教书不写作的惰性。有的老师也常常写点东西,但角色意识不清,写出来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后要么束之高阁,要么虽然常拿出来看看,但却只是自我欣赏,聊以自慰,根本就没敢拿去评奖、发表,或以“淡泊名利”“只管耕耘,不问收获”搪塞,其实这是信心不足,不敢将自己的文章“示众”的表现。 写作的习得性无助。在工作生活中,人们会体验到成功与失败,同时还会去寻找成功与失败的原因。这就是对成就行为的归因。归结于不同的原因会引起不同的心理变化,进而影响以后的行为。在写作中,老师对写作归因是否得当对自己写作的情绪有很大的影响。老师写作水平的提高要靠长期的积淀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