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老师心理问题及疏导途径老师心理问题及疏导途径 摘 要:老师的心理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成长和进展。本文就目前我国老师心理健康问题作粗浅的探讨,并就其疏导方式、方法提出一些意见。 关键词:老师;心理问题;疏导途径 一个优秀的老师,除了要具备丰富的专业知识、精熟的教学技巧外,更重要的是具有健全的人格与健康的心理状态。良好的心理素养是人的全面素养中的组成部分,是素养教育中的一项十分重要的内容。要培育具有良好心理素养的未来人才,必须要有一支具有良好心理素养的老师队伍。但事实上,老师是心理问题的高发群体。社会心理学的讨论表明,凡是对他人高度负责的角色,都要经受相当多的内心冲突与不安。老师工作除了脑力劳动强度较高外,还要对社会、对家长、对学生的成长高度负责。老师几乎每天都要接触带有情绪色彩的活动,体验情绪上的紧张和痛苦,使得他们出现心理问题的概率比其他人群高。 目前我国老师心理健康状况不容乐观。20XX 年全国老师心理健康普查显示:在 8699 名参加调查的老师当中,近 40%的老师心理状况不佳。中国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曾作过一项调查:这个课题组采纳国际公认的“SCL-90 心理健康量表”,对辽宁省 14 个城市的 168 所中小学中的 2292 名老师进行了检测,结果令人难以置信:51.23%的老师自悲心态严重,觉得社会地位、经济实力都不如自己的同学。还存在嫉妒情绪突出、焦虑水平偏高等问题。有心理问题的老师,小学多于初中,初中多于高中;城市多于乡村。另外,上海也曾作过一个相似的调查,受调查老师的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 48%。而我国正常人群的心理障碍率在 20%左右。由此看来,我国中小学老师心理健康状况确实令人担忧。 这种情况假如得不到及时疏导改善,不仅影响老师自身,还会投射到学生身上,对青少年的教育和成长造成十分严重的消极影响,甚至发生很多不该发生的悲剧。一项对北京市 30 多所中学的两万多名中学生进行的调查,结果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32%的中学生心理健康水平较差,存在心理问题。其中有轻度心理问题的占28%,中度的占 3.9%,重度的占 0.1%。当然,社会其他因素也影响着学生的心理健康。但显而易见,老师的直接影响是其中一个重要因素。因此,关注老师的心理健康,认识老师群体的心理问题、职业压力,分析造成这些问题的原因,掌握维护心理健康的途径与方法,进而优化教育行为、调整情绪、塑造健全人格是非常必要的。老师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