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新形势下对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新形势下对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思考 摘要:实施内部控制,既是高校法律规范公共权力运行,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行政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亦是推动学校事业高效快速进展,提升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必定选择。高校内部控制工作历经四年的持续建设和完善,正逐渐步入深水区,本文探讨新形势下高校开展内部控制工作的难点及解决思路。 关键词:内部控制;高校治理;控制环境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不断进展,高校从最初单纯地依靠政府财政拨款的事业单位,逐渐实现了跨越式进展,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办学活力和进展潜力。同时,在越来越复杂的经济形势与财务形势下,高校也面临办学经费效益不高、管理活动缺乏效率、经济案件时有发生等一系列突出问题,对高校的治学管理水平提出了更高的要求[1]。实施内部控制,既是法律规范公共权力运行,构建决策、执行和监督相分离的权力运行机制,加强行政权力监督的重要举措,亦是推动学校事业高效快速进展,提升办学能力和管理水平的必定选择。财政部自 20XX 年起大力推动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教育部也于 20XX 年加快直属高校及单位的内部控制建设步伐。20XX 年底,各部属高校内部控制制度体系流程体系已基本建成,经过 20XX—20XX 年三年的持续建设和完善,高校的内部控制工作也处于“半山路陡,中游浪急”的时刻了。因此,新形势下如何加强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就成为社会各界共同关注的焦点。 一、当前高校内部控制建设的难点 近年来,教育部直属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和实施工作取得了可喜的成果,覆盖 15 个模块的内部控制格局已初步形成,内控制度体系和流程體系已初步建立,内部控制信息化建设初见成效,为推动高校事业健康、快速进展奠定了基础。但仍存在内部控制体制尚不完善、评价体系尚未健全、重建设轻执行的局面未能根本扭转、内部控制评价服务学校科学决策的能力尚不够强等问题,导致这些问题的痛点与难点可以概括为: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一)高校内部控制活动具有复杂性 高校业务多元复杂,各项业务运行过程中互有重叠交叉,非经营性资产主体与经营性资产主体同时存在,决定了高校内部控制建设内容复杂性。随着“放管服”政策进一步落实,高校在预算编制、差旅费管理、科研仪器设备采购等方面给予了科研人员更大的自主权,财务支配权由学校层面对院系层面、项目层面转移,仅靠“财务一支笔”的传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