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朋友有些事不想告诉你 有些事,医生没能告诉你朋友有些事不想告诉你 有些事,医生没能告诉你 医生开出了几乎人人都用的感冒药,老中医的中药方子深得你的信赖,骨折时医生叮嘱你需静养……当我们把医生的话奉为圣旨时,很可能忽略了一个事实:忙碌的医生并没有太多闲暇对每个人在用药、护理和康复上叮嘱得面面俱到。总有些事,是医生来不及告诉我们,却跟我们的健康息息相关的。 中医未能告诉你―― 中药剂量悄悄加 古老的中药调理渐成“时尚”,可是几乎没有人会察觉到药的剂量已与以前大有不同。倘若你翻翻颇有些年代的中医药书籍,再看看如今中医给出的处方,就不难发现某味中药剂量在过去处方中只需要 5 克~ 6 克,而现在有的处方却用了 10 克~ 20 克。是医生开错了量,还是药店要“搞创收”?其实,都不是。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如今不少中药材质量不稳定,药效下降,倘若剂量用小了会没效果,所以加大中药用药剂量如今已经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面对这样的情况,中医也很为难:用最小了没效果,用量大了给病人增加负担。 随着对天然药物的日益推崇,中药需求量迅速增长,导致中药药源紧张。比如贯叶连翘的提取物,被美国学者发现有治疗抑郁症的作用。于是,许多国内的公司大量收购贯叶连翘出口,造成药材的紧张。另外,中药材生长讲究“道地性”,讲究水土气候特别的自然环境,有的甚至不能“搬家”移植,因此才有了川芎、川贝、长白山人参等承传千年、享誉世界的品牌中药材。可是现在中药材的产地和品种混杂,中药材变成了某些地区的经济开发作物,药材的质量和特性自然也就难以保证。 聪慧主妇多做一步: 倘若选择了中药,可别拿了处方就去配药,而是再留点儿心,认真询问一下资深的老中医,让他介绍好的中药店或品牌中药。尽量别让这些事变成医生来不及告诉你的话。 煎服中药方法多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配过中药的人都知道。几乎没有一个医生会告诉你中药煎服的方法,大多也就只是药房发放的马夹带印有一个统一描述:浸泡半小时后放水没过药材,文火煎半个小时――笼统而且千篇一律。殊不知,中药的煎煮方法对中药有效成分的溶出率有很大影响,药效在很大程度上就取决于煎药是否到位、服用是否合理。 有些爱洁净的主妇认为中药带了灰尘甚至泥土,便反复清洗,却不知这种做法其实很不可取。有的中药成分遇水溶解,洗了几次之后,药效就没了。例如灶心土,本身就是一种泥土,水一冲就全没了;土炒白术则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