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师专业进展的问题及对策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师专业进展的问题及对策 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重点难点都在农村。在欠发达农村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的过程中,老师的专业进展状况直接决定农村教育的质量。调研发现,欠发达农村老师的专业进展面临着一些问题。以居住地、工作状态、兼职、工资及工作调动等为主体的调研数据表明,居住地影响了工作状态,工资影响了工作状态,兼职影响了工作状态,进县城影响了工作状态,这些因素综合起来导致了欠发达农村老师的专业进展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欠发达地区农村政府、教育行政部门、学校以及老师付出艰辛的努力。 一、缘起 一般来说,欠发达地区,是指那些有一定经济实力和潜力,但与发达地区还有一定差距、生产力进展不平衡的区域。由于这些地区经济实力不足,难以为教育事业提供比较好的经济条件(除非在决策和行动上高度重视教育),这直接制约了这些地区教育的进展。为讨论农村欠发达地区老师的专业进展状况,笔者对某欠发达农村初级中学(以下简称为 A 校)进行了调研。调研中,一个奇怪的现象引起了笔者的关注:初中某年级的一个班级,任教老师大多是具有中学高级职称、经验丰富的老师,但是这个班的现状(包括课堂教学)不尽如人意,学生不满意,领导也不满意的现状在学校私下里成为笑谈。 为解析这一现象,笔者对老师专业进展状况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问卷如下: 近几年调动进县城的老师数: 位 (填表说明:1.居住地:指日常居住地,比如县城、学校和学校附近;2.工作状态:积极、一般、应付等;3.兼职:宿舍管理、门卫、实验室、图书馆、行政办公人员等;4.备注栏:未尽事项) 基于对老师专业进展状况的调查,笔者的关注点主要在于居住地、工作状态、工资、兼职以及调动进县城五个方面。其中居住地、工资、调动进城数据是相对客观的;兼职虽是暗地里进行的,但这种现象长期以来一直存在,且大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多是学校领导和老师心照不宣的状态;对工作状态的界定主要来自于学校领导在安排工作时老师们的接受程度(比如教什么课程、工作量大小、是否同意当班主任等)、工作积极与否、工作业绩如何等,这一调查主要来自于学校管理层,其中一定程度上含有主观评价的成分。笔者试图对这五个方面的状况和它们之间的关系进行基于调研数据的分析,揭示欠发达地区农村老师的专业进展问题,并提出对策。 二、A 校老师专业进展调研数据及其分析 在对调研数据的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