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旧唐书·韩愈传》原文及翻译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仲卿,无名位。愈生三岁而孤,养于从父兄。愈自以孤子,幼刻苦学儒,不俟奖励。洎举进士,投文于公卿间,故相郑余庆颇为之延誉,由是知名于时。寻登进士第。 宰相董晋出镇大梁,辟为巡官。府除,徐州张建封又请其为宾佐。愈发言真率,无所畏避,操行坚正,拙于世务。调授四门博士,转监察御史。德宗晚年,政出多门,宰相不专机务。宫市之弊,谏官论之不听。愈尝上章数千言极论之,不听,怒贬为连州阳山令,量移江陵府掾曹。 愈自以才高,累被摈黜,作《进学解》以自喻,执政览其文而怜 之,以其有 史才,改 比 部 ① 郎 中 、 史馆 修 撰 。逾 岁,转考 功 郎 中 、 知制 诰 ,拜 中 书舍 人。俄 有 不悦 愈者 ,摭 其旧事 ,言愈前 左 降 为江陵掾曹,荆 南 节 度 使 裴 均 馆 之颇厚 ,均子锷 凡 鄙 ,近 者 锷 还 省 父,愈为序 饯 锷 ,仍 呼 其字。此 论喧于朝列,坐是改太子右庶子。 元和十二年八月,宰臣裴度为淮西宣慰处置使,兼彰义军节度使,请愈为行军司马。淮、蔡平,十二月随度还朝,以功授刑部侍郎,仍诏愈撰《平淮西碑》,其辞多叙裴度事。时先入蔡州擒吴元济,李愬功第一,愬不平之。愬妻出入禁中,因诉碑辞不实,诏令磨愈文,宪宗命翰林学士段文昌重撰文勒石。 凤翔法门寺有护国真身塔,塔内有释迦文佛指骨一节,其书本传法,三十年一开,开则岁丰人泰。十四年正月,上令中使杜英奇押宫人三十人,持香花赴临皋驿迎佛骨。自光顺门入大内留禁中三日乃送诸寺王公士庶奔走舍施唯恐在后 百 姓 有废 业 破 产 烧 顶 灼 臂 而 求 供 养 者 。愈素 不喜 佛,上疏谏 之。 愈性 弘 通 ,与 人交 ,荣 悴 不易 。少 时与 洛 阳 人孟 郊 、东郡 人张 籍 友 善 。二人名 位 未 振 ,愈不避 寒 暑 ,称 荐 于公卿 间 ,而籍终成科第,荣于禄仕。后虽通贵,每退公之隙,则相与谈宴,论文赋诗,如平昔焉。而观诸权门豪士,如仆隶焉,瞪然不顾。而颇能诱厉后进,馆之者十六七,虽晨炊不给,怡然不介意。大抵以兴起名教,弘奖仁义为事。凡嫁内外及友朋孤女近十人。 长庆四年十二月卒,时年五十七,赠礼部尚书,谥曰文。 【注】①比部:刑部所属四司之一,设有郎中、员外郎各一人、主事四人。 译文: 韩愈,字退之,昌黎人。父亲名叫韩仲卿,没有什么名声地位。韩愈三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