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中学生学习动力的成因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

中学生学习动力的成因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_第1页
1/8
中学生学习动力的成因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_第2页
2/8
中学生学习动力的成因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_第3页
3/8
在现实生活中,有在艰难条件下发愤图强的“穷苦孩子”,也有在家境优越的条件下不断进取的“富家子弟”。但同时我们也看到,有很多“穷苦孩子”在困难面前迷失自我,自暴自弃,也有很多“富家子弟”在衣食无忧时饱餐终日,游手好闲。他们在学习上迷失了方向,更丧失了动力,勉强维持着低效的运转。他们成了家长眼中的“坏孩子”,学校里的“问题生”。 是什么造就了这些差异悬殊的中学生?大致相同的社会大背景,千差万别的家庭和学校环境,纷繁复杂的个人内心世界。这里面隐藏着哪些影响学生健康成长的因素?下面,着力从中学生的学习动力的角度,调查研究影响中学生学习动力的各种外在和内在因素,以及学习动力状况对学生身心全面发展的深远影响。以期为家长、老师、学校和社会找到一把开启“发动机”的金钥匙,帮助中学生添油加力,走上不竭进取的正途。 一、中学生学习现状的调查 (一)为了真正了解中学生当前的学习现状,笔者对本校八年级全年级 932名学生进行了一次问卷调查,基本情况如下: 1、学校特征::初级中学。 2、调查对象特征:八年级全体学生。 3、调查方法:问卷调查法,抽样调查法。 4、问卷发放及回收情况:本次调查共发放调查表932份,回收950份,随机抽样800份,占总数的78.2%。 该调查对学习行为在“动力性、刻苦性、自觉性”三个方面的 11 个因素进行了测量,对被试做四级评定。动力性方面因素包括:学习责任心、学习价值观、抱负水平和学习兴趣四个因素;刻苦性方面包括学习的积极性、持续一贯努力、坚强毅力意志和充分抓紧学习时间四个因素,自觉性方面包括树立明确目标、时间计划性和课余自觉学习等因素。经过对 800 份有效问卷的学习行为的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就整体而言,中学生能在思想上确认学习和知识的重要性,却较少能在行动上“一贯努力”、“充分地有计划地利用时间”结果又会因自己没有充分学习而后悔、自责。调查表明:晚自习时间从未抓紧过的占 15.2%, 抓得不太紧的占 21%, 抓得比较紧的和抓得十分紧的分别占 32.3和 31.5%, 后二者加起来也只占 63.8%, 由此可见中学生学习行为的基本特点。 5、中学生学习方法的特点 从总体上看,中学生较好地掌握了的科学的学习方法,有认真记课堂笔记、读背结合的记忆方法、区分出知识重点、提取知识难点、归纳知识要点等。但在课前预习、课后及时整理笔记、独立完成作业等方面还存在较多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认真加以解决。从性别差异看,在课堂...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中学生学习动力的成因与学习效果的相互关系(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