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生心理辅导讲座(一) 同学们,我很高兴今天有这样一个机会与大家一起共同探讨、学习心理学的知识。我想,“心理”这个词对于我们大家来说叫做:即陌生又熟悉外加些许好奇心。当初就因为这些许的好奇心,我大学选择的专业是应用心理学并且在一中心医院心理科工作过。大家对于心理这个词所谓熟悉,是因为当今社会发展迅速,我们总能在不同场合,通过不同途径听到这个词,出现频率比较高;所谓陌生,是因为大多数人只是对与心理有关的几个词汇有模糊的认识或者听到过一些正确的或骗人、夸大的心理学介绍,对于心理学的专业知识没有了解。比如,有时我们会听到说某某人心里有问题,专业一点会说这个人心里不健康,老百姓大白话就会说这个人神经病或精神病,说到这里我给大家提一个小问题,请大家思考,就是神经病与精神病是一种病吗,大家先思考,我一会再给出答案。刚才咱们提到的例子反映大家对于心理学的误区,我甚至遇到过更为可笑的误区,一些亲戚和朋友听说我是学心理学的就让我帮他们预测从事什么职业有利于今后发展;什么时候结婚好;什么时候生孩子好等等。他们把心理学跟算命混为一谈。 首先来破解几个有关心理的认识误区。 第一个误区是有关健康的误区,咱们一提到健康,往往都想到的是身体健康。其实健康的标准既包括身体健康又包括心理健康。对于这一点的认识,中国人和西方人有明显的区别。究其主要原因是中国的历史传统文化背景造成的。 第二个误区是过分夸大心理问题,甚至有很多人一提到心理问题就马上联想到精神病。我们一般把心理问题等级划分从健康状态到心理疾病状态一般可分为 4个等级:健康状态-不良状态-心理障碍-心理疾病。 咱们首先谈一谈心理健康状态的标准 1、在一个时间段中(如一周、一月、一季或一年)快乐的感觉大于痛苦的感觉。 2、心理活动与周围环境相协调,不出现与周围环境格格不久的现象。 3、能胜任家庭和社会角色,能在一般社会环境下充分发挥自身能力利用现有条件(或创造条件)实现自我价值。 二、不良状态 又称第三状态,是界于健康状态与疾病状态之间的状态。是正常人群组中常见的一种亚健康状态,它是由于个人心理素质(如过于好胜、孤僻、敏感等)、生活事件(如工作压力大、晋升失败、被上司批评、婚恋挫折等)、身体不良状况(如长时间加班劳累、身体疾病)等因素所引起。它的特点是: 1.时间短暂-此状态持续时间较短,一般在一周以内能得到缓解。 2.损害轻微-此状态对其社会功能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