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二氧化碳液化操作规程 1 概要 1.1 装置简介罗茨机、CO2 压缩机、干燥器、液化器、再沸器、冰机、纯化塔、脱硫塔 1.2 目的和任务 将1#脱碳岗位的放空气CO2 脱除硫化物等杂质后,经过加压、降温后得到高纯度液体CO2 2 化学品危害信息 氨 特性与危害 毒性:氨容易引起中毒,对眼、咽喉、上呼吸道、粘膜刺激性强,引起充血、水肿、分泌物增多。 氨的最高安全允许浓度为30m g/m 3。 防止暴露措施: 不燃性压缩气体。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仓内间温度不宜超过30℃。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应与易燃气体、金属粉未分开存放。验收时要注意品名,注意验瓶日期,先进仓的先发用。搬运时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身体接触后措施: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物理参数:NH3 无色气体。有强烈的刺激气味。密度(水=1)0.82(-79℃) (空气=1)0.6 易被液化成无色的液体,在常温下加压即可使其液化(临界温度132.4℃,临界压力 11.2 兆帕,即 112.2 大气压)沸点-33.5℃。也易被固化成雪状的固体。熔点-77.7℃。爆炸极限为15.7-27%,溶于水、乙醇和乙醚, 反应特性:溶于水形成氨水,呈碱性。在高温时会分解成氮和氢,有还原作用。有催化剂存在时可被氧化成一氧化氮。用于制液氨、氨水、硝酸、铵盐和胺类等。可 2 由氨和氢直接合成而得。 接触化学品的危险性及泄漏化学品的处置方法 化学品危害: 1、当吸入时,低浓度氨对粘膜有刺激作用;高浓度可造成组织溶解坏死。2、急性中毒:轻度者出现流泪、咽痛、声音嘶哑、咳嗽、咯痰等;眼结膜、咽部出血水肿;胸部 X 线征象符合支气管周围炎。中度中毒上述症状加剧,出现呼吸困难、紫绀;胸部 X 线征象符合肺炎或间接性肺炎。严重者可发生中毒性肺水肿,或有呼吸窘迫综合征,患者剧烈咳嗽、咯大量粉红色泡沫痰、呼吸窘迫、谵妄、昏迷、休克等。可发生喉头水肿或支气管粘膜坏死脱落窒息。高浓度氨可引起反射性呼吸停止。3、高浓度液氨可致眼、皮肤灼伤。 泄漏处理: 1、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 隔 离,严格 限 制 出入,切 断 火 源 。2、应 急处理人员戴 自 给 正 压 式 呼吸器 ,穿 一 般 作业 工 作服 。3、避 免 与 可燃 物 或易 燃物 接触。4、尽 可能 切 断 泄漏源 。5、合理通 风,加速扩 散 。6、漏气容 器 要 妥 善 处理,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