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体12 条筋膜链解析及具体手法操作 前表线(The Superficial Front Line,SFL)连接人体的整个前表面,下起自足背,上至头颅的两侧,可分为脚趾到骨盆和骨盆到头颅两部分。 在髋关节处于伸展位时,如站立,这两部分会作为一个连续的筋膜协同作用。 2 1 手法部位:伸肌支持带; 患者体位:仰卧位,小腿露出床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放在足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双手往上推, 患者配合缓慢做踝关节背伸-跖屈。 2 手法部位:胫前肌; 患者体位:仰卧位,小腿露出床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两拳面构成三角形,放在足背上,肘关节伸直,利用身体重量,沿着胫前肌双手往上推, 推至胫骨粗隆处两手分开,患者配合缓慢做踝关节背伸-跖屈。 3 3 手法部位:胸锁乳突肌; 患者体位:仰卧位,头转向健侧; 操作程序:治疗师一手固定患者头部,另一手半握拳,放在胸锁关节处,肘关节伸直,沿着胸锁乳突肌往上推, 推至乳突上方的头皮筋膜。 后表线 4 1 手法部位:跟腱; 患者体位:俯卧位,双脚露出床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食指第二指骨面分别至于跟腱的两侧并挤压跟腱向下滑动。 5 2 手法部位:腓肠肌; 患者评估:站立位,观察患者双脚有无扁平足、高弓足; 患者体位:俯卧位,双脚露出床面;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半握拳放在腓肠肌处,肘关节伸直,同时身体往下压,患者配合做踝关节的跖屈和踷屈的同时治疗师双手沿腓肠肌下滑。 3 手法部位:腘绳肌; 患者体位:俯卧位,屈膝90°; 操作程序:治疗师的操作手的四肢指尖放在腘绳肌内外侧头之间,患者配合做膝关节内外旋的同时治疗师的操作手的指尖做滑动。 6 4 手法部位:竖脊肌; 患者评估:坐位,嘱患者先低头,然后依次屈曲颈段、胸段以及腰骶部脊柱,观察各段有无活动受限。微信公众平台:脊椎健康联盟 患者体位:坐位,双脚踩地; 操作程序:治疗师位于患者背后,如图所示,患者配合使脊柱一节一节的屈曲,治疗师同时使双肘从上往下滑;操作结束后,治疗师的操作手从下往上提醒患者一节一节的伸展脊柱。 7 5 手法部位:枕脊; 患者体位:仰卧位; 操作程序:治疗师双手指屈曲,双手并拢,双手指尖置于枕骨粗隆下缘,嘱患者全身放松并将头自然放在治疗师的指尖;然后双手指尖沿着颈椎从下往上滑动。 体侧线(侧线) 体侧线位于身体两侧,起自足内侧与外侧的中点,从踝外侧上行,经小腿和大腿的外侧面,以“鞋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