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庭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 穴位功效: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目赤肿痛,泪出,目翳,雀目,鼻渊,鼻出血,癫狂,痫证,角弓反张。 【人体穴位配伍】配行间穴治目泪出;配囟会穴治中风不语;配兑端穴、承浆穴治癫痫呕沫;配水沟穴治寒热头痛、喘渴、目不可视;配太冲穴、太溪穴、阴郄穴、风池穴治肝阳上亢型头痛、眩晕、失眠等病症。 【解剖】在左右额肌之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布有额神经分支。 【别名】天庭穴。 【穴义】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 【名解】 1 )神庭。神,天部之气也。庭,庭院也,聚散之所也。该穴名意指督脉的上行之气在此聚集。本穴物质为来自胃经的热散之气及膀胱经的外散水湿,在本穴为聚集之状,本穴如同督脉天部气血的会聚之地,故名。天庭名意与神庭同。 2 )督脉足太阳是明之会。本穴物质主要为足阳明提供的湿热水气和足太阳提供的外散水湿,故为足太阳阳明之会。 【气血特征】气血物质为天部的水湿之气。 【运行规律】大部分由本穴外散头之各部,小部分吸热后循督脉上传上星穴。 【功能作用】除湿化湿。 【治法】寒则补之灸之,热则泻针出气。 穴位定位: 【标准定位】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 0 .5 寸。 【通俗定位】在眉心中心线往上延伸的线上的发际正上方。不易判断发际时,则额头用力形成皱纹,将最上方的皱纹与头皮的界限视为发际。 【参考穴位图】头部、颈部穴位(真彩穴位图) 上星穴功能、定位及按摩方法 穴位功效: 【取穴方法】该穴位于人体的头部,当前发际正中直上1寸。 【解剖】在左右额肌交界处;有额动、静脉分支,颞浅动、静脉分支;有额神经分支。 【主治疾病】头痛,眩晕,目赤肿痛,迎风流泪,面赤肿,鼻渊,鼻出血,鼻痔,鼻痈,癫狂,痫证,小儿惊风,疟疾,热病。 【人体穴位配伍】配合谷穴、太冲穴治头目痛;配丘墟穴、陷谷穴治疟疾;配大椎穴治鼻中息肉、面赤肿、口鼻出血不止;配水沟穴治癫狂;配印堂穴、素髎穴、百会穴、迎香穴、合谷穴、曲池穴、列缺穴、支沟穴治酒渣鼻。 【刺灸法】平刺 0 .5 ~0 .8 寸;可灸。 【别名】鬼堂穴,明堂穴,神堂穴。 【穴义】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蒸升。 【名解】 1 )上星。上,上行也。星,指穴内的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也。该穴名意指督脉气血在此吸热后缓慢上蒸升。本穴物质为神庭穴传来的温热水气,在本穴为缓慢蒸升之状,上行气血如星点般细小,故名。 2 )鬼堂。鬼,与天相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