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 1.人体断面与影像解剖学:是研究正常人体的器官和尸体不同方位的断面标本及其对应的影像图的一门科学。 2.断层:是根据研究目的的某一方向所作的具有一定厚度的标本或图像。 3.断面:是指断层标本的表面。 4.横断面:又称水平面,是指平行于水平面的断面,断层标本和CT、MRI 等图像观察其下表面。 5.矢状断面:是按人体的矢状轴沿上下方向移动切割所制成的左右侧断面。通过人体正中线的断面为正中矢状面。断层标本和MRI 等图像观察其左侧面,但超声一般观察其右侧面。 6.眶耳线(眦耳线):眼外眦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 ,颅部横断层扫描多以此为基线,亦即临床影像上轴位扫描的基线。 7.Reid 基线(下眶耳线):眼眶下缘中点与外耳门中点的连线,头部横断层标本制作的常用基线,冠状面标本的常以该线的垂线为基线。 8.上眶耳线:眶上缘中点与外耳门重点的连线,以此为基线的断面与颅底平面相一致,临床影像按此基线扫描,有利于显示颅后窝的结构和减少颅骨伪影。 9.胼胝体:位于大脑纵裂底部,在正中矢状面上呈弓形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胼胝体嘴、膝、干和压部,胼胝体嘴向下连于终板。 10.穹窿:是自海马至乳头体的弓状纤维束,分为穹窿脚、体柱三个部分。 11.内囊:位于尾状核、豆状核和背侧丘脑之间的宽阔致密的白质带,自前向后分为内囊前肢、膝和后肢三个部分。 12,外囊:屏状核与豆状核之间的髓质称为外囊。 13.最外囊:评传和外侧的波纹状的突起与岛叶皮质之间的的髓质称为最外囊。 14.新纹状体:尾状核和壳称为新纹状体。 15.旧纹状体:苍白球称为旧纹状体。 16. 纹状体:尾状核和豆状核合称纹状体。维持骨骼肌的张力,协调集群运动。 17.基底核:位于大脑半球髓质中,包括尾状核、豆状核、屏状核和杏仁体。 18.侧脑室:位于大脑半球内,左右各一,形状不规则,可分为侧脑室前角、中央部、后角和下角四个部分借室间孔与第三脑室相通。 19.侧脑室三角区:侧脑室中央部、下角和后角三者汇合处呈三角形的腔隙称为侧脑室三角区。 20.第三脑室:是两侧背侧丘脑和下丘脑之间的狭窄的腔隙,有顶、底前壁、后壁和左、右侧壁。 21.第四脑室:位于脑桥、延髓与小脑之间形似帐篷。 22.硬脑膜窦:为颅内静脉的一部分,由分开的两层硬脑膜衬以内皮细胞构成,窦壁无平滑肌,不能收缩,故损伤时难于止血易形成颅内血肿。 23.脑蛛网膜下隙:位于蛛网膜和软脑膜之间,内充满脑脊液,此间隙向下与脊髓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