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人体正常组织MR信号特征: MR的信号强度是多种组织特征参数的可变函数,它所反映的病理生理基础较CT更广泛,具有更大的灵活性,MRI信号强度与组织的弛豫时间、氢质子密度、血液或脑脊液流动、化学位移及磁化率有关,其中弛豫时间,即T1和T2时间,对图像对比起着重要的作用,它是区分正常组织、病理组织及组织特性的主要诊断基础。 T1 短的组织主要为脂肪,脂肪和水同样还大量的氢原子,质子密度高,但脂肪分子较大,其中的质子周围有炭、氧等原子,能量传递快,T1 值就短,同样与蛋白质大分子结合的水其 T1 值也短。 脂肪的T2 值中等。正常人体脾脏,肝脏,肌肉等组织的T2 值较短,他们在 T2 权像上信号相对较低。在组织发生炎症,坏死,囊变等情况时T2 值一般会延长。肿瘤 T2 值较长,但一些含水分较少或纤维化明显的肿瘤 T2 值并不长,如肺癌,胰腺癌,成骨性肿瘤。 1.1 脂肪、骨髓: 组织脂肪的T1短、T2长、Pd高,根据信号强度公式,质子密度大和T1值小,其信号强度大,故不论在T1WI、T2WI和PdWI图像上均呈高信号,与周围长T1组织形成良好对比,尤其在使用短TR检查时,脂肪组织的分界线明显,信号高、呈白色。但随着TR的延长,在T2WI图像上脂肪信号有逐渐衰减降低之势,这是脂肪抑制技术的基础;倘若为质子密度加权像,此时脂肪组织仍为高信号,但周围组织的信号强度增加,使其对比度下降。 骨髓内因含有较多的脂肪成分,在MR扫描图像上亦呈高信号,和脂肪组织信号有相似的特征。因此,MR骨髓成像技术对于骨髓疾病、尤其是对于早期的骨髓转移或骨髓瘤等特别敏感,故临床上有着广泛的用途。 1.2 肌肉、肌腱、韧带: 肌肉组织所含的质子明显少于脂肪和脊髓,它具有较长的T1和较短的T2值,根据强度公式,当T1弛豫增加和T2减少时信号强度较低,所以在T1加权像上,因使用的TR值较短,使质子的磁化恢复不完全,信号强度较低,影像呈灰黑色;随着TR的延长,信号强度增加,在T2加权像上,因具有短T2的弛豫特点,信号强度增加不多,影像呈中等灰黑色,故在T1WI、T2WI和PdWI上均呈中等强度信号(黑灰或灰色)。肌腱和韧带组织含纤维成分较多,其质子密度低于肌肉,其信号强度较肌肉组织略低,该组织也有长T1和短T2,其MR信号为等信号或较低的信号。 1.3 骨骼、钙化: 骨骼和钙化内含大量钙质,水分含量甚少、氢质子很少,根据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