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基本组织 (Basic tissue) 第1 节 概述 一、细胞连接(cell juntion)是细胞相邻面的胞膜和胞质特化成点状、斑状或带状的连接区,使细胞紧密排列或相互沟通。 (一)紧密连接(tight juntion):分布于上皮细胞、心肌闰盘处。是两排镶嵌蛋白颗粒形成的紧密粘着。 (二)中间连接(intermediate juntion):常见于上皮细胞、心肌细胞等细胞间,为长短不等的带状连接。在单层柱状上皮细胞间,常位于紧密连接下方。 (三)桥粒(desmosome): 为大小不等的点状连接。多见于上皮细胞、心肌闰盘处。 细胞间有宽约 20—30nm 的细胞间隙,内含低密度的丝状物。 附着版:在构成桥粒的两个相邻细胞膜的胞质面附有电子 密度较高的盘状结构,称为附着版。 (四)缝隙连接(gap junction)又称通讯连接。是一种较大的平板状连接。 分布:存在于胚胎和成体的多种细胞间,如:上皮细胞、肌细胞间、骨细胞间、神经细胞间。 结构:处于两细胞间的区域狭窄,仅有 2—3nm。在连接处有众多连接点,在每个连接点的两个细胞膜中各镶嵌着 6 个亚单位。 功能:1、供细胞间离子交换和某些小分子物质以及传递化学信息、协调细胞功能。 2、在可兴奋细胞(神经细胞、心肌细胞、平滑肌细胞)间经此连接传递电冲动。 3、与细胞分泌、增殖和分化等功能有关。 二、细胞游离面的特殊结构 (一)细胞衣(cell coat):是由组成细胞的糖蛋白和糖脂向外伸出的糖链组成。 结构:电镜下,为分布于细胞膜外表面的一层高电子致密层。如:小肠上皮细胞表面向外突出形成的微绒毛处的细胞衣最明显——绒毛状结构。 功能:粘着、支持、保护、物质交换和识别。 (二)微绒毛(microvillus):为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细小指状突起。 直径为 0.1um,是电镜下结构。具有吸收功能的细胞微绒毛较发达,如:小肠的吸收细胞、肾近端小管的上皮细胞游离面,微绒毛整齐排列,形成刷状缘。 (三)纤毛(cilium)是由细胞游离面的胞膜和胞质向外伸出的能摆动细长突起。 结构:表面为细胞膜,内部的细胞质中有纵行排列的微管,由纤毛基部直达顶部。微管周围有 9 组二联管,中央有 2 条单独的微管。 功能:具有节律性摆动的功能。 (四)质膜内褶(plasma membrane infolding):是由上皮细胞基底面的胞膜向胞质内褶入所形成。内褶间胞质内含有许多纵行的线粒体。 功能:扩大细胞基底面的表面积,有利于水和电解质的迅速转运。 三、基膜(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