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体经络图解说明 一、肺经 (手太阴肺经) 在中医醫學的領域中,认为肺不仅指現代醫學的肺脏器官,更是整个呼吸系统的统称。肺经乃以肺为中心,连接胸、手、手掌、拇指的经脉。呼吸系统受到伤害时,寻找位于此经脉的各穴位,并利用这些穴位加以治疗便能产生疗效。肺部的功能主要是将空气吸入体内,并将其连送分配至五脏(内脏),以维持生存。若此机能发生异常时,会有上火、口干渴、胸痛、咳嗽、心悸、喘息等症状出现。此外,尚会产生脖根部痛、肘至手腕痛及麻痹等。随著身体机能降低,皮肤呈现干燥、没有光泽的现象、脸色苍白、声音微弱、元气丧失,并连带地失去耐性。精神上也 常会因 为小 小 的挫 折 ,而 导 致 心情 暗 淡 。呼吸系统的疾 病 ,在秋 冬 之 际 会有恶 化 的倾 向 ,故 请 提 高 警 觉 。食 物 方 面 会偏 好 清 淡 的食 物 ,而 不喜吃 油 腻 的食 物 。当 身体呈现以上所 述 的症状时,请 刺 激 肺经上的穴位,使 气血 流 通顺 畅 ,身体便能迅 速 恢 复 轻 松 愉 快 。肺经的主要穴位有中府 、云 门 、天 府 、侠 白、尺 泽、孔 最 、列 缺 、经渠 、太渊 、鱼 际 、少 商 等。 二、大肠经 (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经是和肺经关系非常密切的经脉。呼吸系统有疾病时,以大肠经上的曲池穴位为治疗点,是经常使用的疗法。现代医学中,大肠是承接小肠以上的直肠、结肠、盲肠,并以下连接肛门为终点的消化器官之一。然而,以中医学而言,大肠是指从肚脐上约一、五寸的穴位开始,经直肠直通肛门的整个系统。大肠经发生异常时,会有牙痛、鼻塞、口干渴、喉咙肿等症状出现。若压迫肩膀至手臂之部位时,亦会有疼痛感。因为肺机能不好,所以皮肤会出现苍白干燥、失去光泽的现象;又因养份无法顺利运送,精神有不安定、容易焦躁的倾向。压迫腹部的肚脐两侧及腰部时,会产生疼痛感。身体出现以上所述的症状时,使用大肠经的穴位加以治疗,症状能减轻,身体也会感到轻快。治疗大肠经的穴位有二十 个,脸 部有迎 香 、水 沟 。脖 子 部有扶 突 、天 鼎 。肩、肘 部有巨 骨 、肩髃 、臂孺 、五里 、肘 髎 、曲池、手三 里 、上廉 、下廉 、温 溜 、偏 历 、阳谷 。手掌 有合 谷 、三 间 、二间 、商 阳等。 三、胃经(足阳明胃经) 胃经是有关于消化系统非常重要的穴位。是从头部开始,经脖子、胸、腹、下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