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理学复习纲要 ~ 2010-7-8 1 ===1.可以从哪些水平研究生理学? 答: 1.整体水平(活体解剖实验法、慢性实验法),2.器官系统水平(离体组织、器官实验法),3.细胞分子水平(离体细胞、分子实验法) 2.内环境为何要保持稳态? 答:1.概念:机体内环境的各种理化性质保持相对稳定的状态 2.维持机体的正常功能和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3.比较生理功能调节的方式及其特点。 答:一、神经调节 (nervous regulation) 概念:神经系统的活动调节生理功能 特点:快速、精确、短暂(短命快) 方式:反射 结构基础:反射弧 二、体液调节 (humoral regulation) 概念:化学物质经体液运输调节细胞生理功能 特点:缓慢、广泛、持久 ①旁分泌:激素→组织液→靶细胞 ②自分泌:激素→组织液→原细胞 ③神经分泌:神经细胞→激素→血液→靶细胞 三、自身调节 (autoregulation) 特点:范围较小、不十分灵敏 概念:细胞、组织不依赖神经与体液调节,自身对环境变化发生的适应性反应 4.何谓正反馈、负反馈,请举例说明? 参p2 答:负反馈 ——当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反, 从而纠正控制信息的效应 保持系统的稳定和内环境的稳态 ( 例:动脉血压的反馈控制) 特 点: 负反馈是维持系统的平衡或稳态 负反馈机制多(血压调节,体温调节) 正反馈 ——当反馈信息的作用与控制信息的作用方向相同,从而促进控制信息的效应 例:分娩过程中,子宫收缩 ——胎儿头部下降 —— 牵张子宫颈——加强子宫收缩 特点 正反馈是维持系统再生状态 正反馈机制很少(排尿反射、分娩) 5.比较物质跨膜转运的几种主要方式? 参考书 P8 答 :细胞膜的物质运转形式大致分为 被动运转 :1.单纯扩散 2 易化扩散:通道、载体 主动运转:1.原发性主动运转:钠泵、钙泵、氢离子泵等 2.继发性主动运输:1)同向运转:葡萄糖/Na+、碘泵 2)逆向运转:Na+-K+交换;Na+-H+交换;Na+-Ca+交换 ===6.静息电位的概念和产生机制 参考书P8 概念: 细胞处于相对安静状态时,细胞膜内外两侧存在的电位差。 • 产生条件: [Na+]I<[Na+]o≈1∶10, [K+]i>[K+]o≈30∶1 (1)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内、外离子分布不匀 [Cl-]i<[Cl-]o≈1∶14, [A-]i>[A-]o≈ 4∶1 (2)静息状态下细胞膜对离子的通透性具有选择性 —— 通透性:K+ > Cl- > Na+ > A- 产生机制结论: RP 的产生主要是 K+向膜外扩散的结果 ∴ RP=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