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资料统计指标1、相对数(1)率 =(同时期实际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数)/(某时期可能发生某现象的观察单位总数) * K (K 为比例基数,可以是100%,1000/千, 10000/万, 100000/10 万等 ) (2)构成比 =(某一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数)/(同一事物各组成部分的观察单位总数)*100% (3)相对比 =甲指标 /乙指标*(100%)2、常用指标(1)发病率 =(一定时期内某人群中某病新病例数) /(同时其暴露人口数)*K (2)罹患率:指在某一局限范围、短时间内的发病率。(3)患病率: 1)时点患病率 =(某一时点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病例数)/(该时点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 K 2)期间患病率 =(某观察期间一定人口中现患某病病例数)/(同期平均人口数被观察人口数)* K (4)感染率 =(受检者中阳性人数)/(受检人数) * K (5) 检出率 =(检查时发现某病的病例数)/(该时点受检人口数)* K (6)续发率 =(潜伏期内易感接触者中发病人数)/(易感接触者总人数)* 100% (7)死亡率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平均人口数)* k (8)病死率 =(某时期内因某病死亡人数)/(同期某病病人数)* 100% (9)婴儿死亡率 =(某年未满一周岁婴儿死亡数)/(同年活产总数)* 100% (10)孕产妇死亡率 =(某年由于怀孕和分娩及其并发症造成的孕产妇死亡人数)/(同年活产总数) * 100000/10 万(11)N 年生存率 =(随访满 N 年尚存活的病人数)/(随访的病例数)* 100% (12)相对危险度(RR)=(暴露组率P1) / (低暴露或非暴露组率P2) (13) 比值比( OR)=(病例组暴露的比值) / (对照组暴露的比值) 流行病学资料处理(15 分)一、某县为了了解病毒性肝炎在本县的分布情况,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于1996 年 2 月进行了现况调查。其部分结果如下:共调查10000 人,其中男性占55%,男女共有患者1000人,其中甲肝100 例,乙肝 650 例,其他类型 250 例;女性中,甲肝50 例,乙肝 200 例,其他类型 100 例。调查中还发现,在650 名乙肝患者中, 有 300 例是 1995 年内新发现的;请计算:(1) 1995 年乙肝的发病率(4 分): 300/10000 (2) 病毒性肝炎的患病率及性别患病率(5 分): 1000/10000、650/5500、350/4500 (3) 各种类型病毒性肝炎的分布及绘制计算甲乙及其他型肝炎的构成图( 6 分)。用圆图 表示二、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