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国内买方信贷的风险控制摘要: 以委托贷款和销售担保贷款为代表的买方信贷融资销售模式在国内企业贸易中已普遍运用,作为一把 “双刃剑” ,买方信贷在带来巨大市场和盈利的同时也给企业带来了不容忽视的风险。目前,国内上市公司因买方信贷为违约客户垫付的代偿额日趋上升。本文从分析国内买方信贷的现状出发,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从其具体流程出发分析可能的风险点,并最终提出基于买方信贷风险的相应控制策略。关键词:买方信贷模式风险分析控制策略上市公司在企业贸易中采用买方信贷的方式销售商品已日趋普遍。目前,国内企业贸易中的买方信贷具体包括委托贷款和销售担保贷款两种。买方信贷作为一种融资销售,既满足了购货方对采购资金的需求,也使销货方大幅提高销售收入,扩大市场份额,提升了竞争力。因此,对刺激内需,提振整个经济体起到了强有力的促进作用。但是,如果买方产品无法达到预期效果,或市场需求疲软,则会带来信贷风险。在委托贷款方式下,如果购货方不能按期偿还贷款,销货方就无法收回本金和利息收益。而在销售担保贷款方式下,一旦出现大规模的客户违约情况,可能使公司面临连带担保赔偿风险,坏账损失及资金压力上升,轻则影响公司的财务状况及盈利能力,重则威胁企业自身资金链,甚至导致破产。一、国内买方信贷的发展现状目前, 国内企业贸易中的买方信贷销售方式主要存在于价款较高的设备购销和大额商品材料采购。从行业角度来看,主要涉及机械设备制造企业、汽车制造销售企业和医疗设备制造销售企业。随着买方信贷业务的普遍运用,买方信贷的支付模式也逐渐成熟。买方信贷方式下,客户贷款期限一般为1-2 年,信贷额一般占据货款总额的50%-70%,客户在贷款期内按等额本息方式还款。在首付款 +销售担保贷款模式下,客户首先向公司支付30%-50%的首付款,剩余部分以销售担保贷款的方式支付,客户购买时向银行贷款完成支付,并由公司提供连带责任保证担保或保证金质押担保。在委托贷款的方式下,客户向公司购买产品并符合特定条件时,公司将自有闲置资金委托银行向客户发放贷款用于支付设备购置款。买方信贷销售模式为客户提供了一个资金缺口的解决办法,因此企业为了扩大销售、增大利润,更愿意采用国内买方信贷这种促销手段。然而,如若企业对潜在风险认识不足,则可能产生严重的后果。如下页表1 所示 ( 数据来源于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招股说明书) ,宁波慈星股份有限公司一直使用买方信贷的方式进行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