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浅论思痛录与其反思意识

浅论思痛录与其反思意识_第1页
1/6
浅论思痛录与其反思意识_第2页
2/6
浅论思痛录与其反思意识_第3页
3/6
第 1 页 共 6 页浅论《思痛录》及其反思意识摘要: 韦君宜的《思痛录》作为90 年代出版的知识分子的回忆录,对历史进行了深刻的反省, 同时对自己在历史中尤其历次 “运动”中的表现进行了深深地反思,其广度和深度也是空前的。本文试从《思痛录》本身,揭示中国知识分子群体对一段不平凡历史的忏悔和反思。关键词: 回忆反思运动认识自己真实一、《思痛录》的作者简介及内容(一)作者简介韦君宜,原名魏蓁一, 1917 年 10 月 26 日生于北京。女。作家,清华大学肄业1936 年参加中华民族解放先锋队。同年加入中国共产党。后任新华社《中国青年》杂志编辑,晋绥《中国青年》分版主编。建国后,历任《中国青年》总编辑,《文艺学习》主编,作家出版社总编辑, 《文艺学习》主编,作家出版社总编辑,人民文学出版社副社长、总编辑、社长,中国文联第四届委员,中国作协文学期刊工作委员会主任。 2002 年 1 月 26 日 12 时 33 分在协和医院病逝,享年85 岁。《思痛录》是其封笔之作。(二)作品内容简介《思痛录》是韦君宜写的回忆录,叙述了几十年前所经历的一幕幕悲剧和闹剧,但没有点明归位神圣在主宰、操纵着这些悲剧和闹剧。 它讲到延安时期的 “抢救失足者”,“解放初期有那么一点点运动” ,后来“‘反右倾运动’是反谁” ,“‘大跃进’要改变中国面貌”,也有一些事件强调作者的眼光和角度。从延安抢救失足者、三反五反、胡风案、反右派、大跃进、反右倾,一直说到文革,千种折腾,万般荒谬,集于一书。她原来是为着崇高的理想投身革命,却痛感无法在革命的秩序中保持做人的起码操守,把以革命面貌出现的专制主义对知识分子人格的扭曲解剖的淋漓尽致。二、作者独到的写作视角这本书牵涉内容之广, 从延安时期的 “抢救运动” 开始,直至全国范围的 “文革”结束,历时四十年。无数错杂纷纭的事件,都通过作者本人这根主轴旋转展现,第一第 2 页 共 6 页人称,第一视角,平安至极,简洁至极,亲切至极。我想,像这样一种朋友谈心似的叙述方式,会让我们这些离历史时代很久远的年轻读者也有一种亲历其境的感受。(一)这是一部说真话的回忆录说自己知道的事实, 是韦君宜对自己的要求。 在诸多回忆录中, 能做到这一点的却很少。作者在书里尽量说事儿,讲述简单清楚,比如说到右派,她写这些右派原来是怎样的人, 他们是如何当上右派的, 当了右派之后的生活或者结果又是怎样的。文章中没有过...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浅论思痛录与其反思意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