静脉炎预防和处理静脉炎知识知多少?1.发生原因2.诱发的危险因素3.临床表现及分型4.治疗措施静脉炎发生的原因•化学因素:药液过酸或过碱;过高渗或低渗;刺激性较大,人体对血管通路材料产生反应•机械因素:短时间内反复多次在同一血管周围穿刺;静脉留置针或静脉导管过粗过硬;留置静脉导管时操作粗鲁;输入各种输液微粒•细菌因素:无菌操作不严格;微生物由穿刺点沿穿刺针或导管进入;导管内血液残留;药液污染,给药装置污染。•病人自身因素:免疫功能低下;合并多重疾病,,气管插管等穿刺部位微生物定值。诱发的危险因素•可干预:溶液的PH值,渗透压,穿刺材料,穿刺部位,液体输入量及速度•不可干预:病人机体因素和药物本身刺激作用临床表现及分型•沿静脉通路部位疼痛、压痛。滴速减慢,穿刺部位血管红、肿、热、痛,触诊时静脉发硬,呈,条索状、无弹性,严重者局部睁眼处可挤出脓性分泌物,并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按临床表现分包括:•1、红肿型;沿静脉走行皮肤红肿、疼痛,触痛•2、硬结行型:沿给要静脉局部疼痛,触痛,静脉变音,触之有条索感。•3、坏死型,沿血管周围有较大面积肿胀形成淤斑至皮肌层•4、闭锁型:静脉不通,逐步形成机化。血栓性静脉炎严重者可出现发热等全身症状静脉炎量表INS•0级:没有症状•1级:输液部位发红、有或不伴疼痛•2、输液部位疼痛伴有发红和/或水肿•3、输液部位疼痛伴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4、输液部位疼痛伴发红和/或水肿条索样物形成,可触摸到条索状静脉>1英寸,有脓液渗出最实用!各类治疗措施盘点•一、新型敷料•水胶体类敷料外敷••方法:保留留置针者,用水胶体类敷料粘贴于穿刺点上方。用无菌生理盐水清洁局部皮肤待干后粘贴紧密,不留气泡,有气泡或污染时更换,或随留置针更换。••机理:水胶体敷料由亲水胶肽微粒的明胶、果胶、羧甲基混合组成,可吸收少到中量渗液,具有部分清创作用,能够消除红肿,密闭的半透膜保持局部的低氧张力,毛细血管生长快,改善局部微循环,加快吸收渗出液、减轻疼痛、促进炎症物质的吸收和代谢;防止坏死,水胶体有溶解纤维蛋白的作用,保证局部组织正常的代谢功能。•处理:先拔除浅静脉留置针,局部予碘伏消毒,待完全干燥后,取水胶体敷料贴局部外敷赛肤润•••方法:在发生静脉炎部位的皮肤区域采用赛肤润喷洒并轻轻按摩4~5min,使之吸收,禁止拿捏按摩,每天3~4次。••机理:赛肤润是一种含有过氧化脂肪酸酯的液体敷料,主要由人体必要的哑油酸、棕榈酸、硬脂酸、植物固醇、VitE等成分组成,在局部喷洒后,可形成脂质保护膜,防止水分流失,营养皮肤。赛肤润不仅能加快修复和增强皮肤的抵抗力,而且能增加上皮细胞的生长速度,同时增加皮肤的弹性和质量。二、局部外敷治疗硫酸镁湿外敷(常用)方法:硫酸镁粉剂配成浓度为50%、温度为50℃左右的溶液,纱布浸湿,覆盖范围大于静脉炎范围,自然干燥后揭除纱布,每2~4h使用一次。•机理:硫酸镁的高渗作用能促使局部组织水肿在短时间内消退,从而减轻水肿对局部组织的损伤,且镁离子可降低神经细胞的兴奋性,起到止痛作用。湿热敷穿透力强,消炎效果好,作用于浅表组织,使局部血管扩张,改善血液循环,加速致痛物质排出和炎性渗出物吸收,促进炎症的消散和局限,减轻疼痛。硼酸联合硫酸镁湿外敷方法:在静脉炎早期(6h内)先用3%硼酸溶液冷湿敷于静脉炎的发生部位,湿敷面积稍大于静脉炎面积。为减少药液挥发和有效利用体热,敷料上覆盖塑料薄膜,当透过塑料薄膜观察无水蒸气时使用硫酸镁进行局部湿热敷,以后每3h交替进行;当患者自觉输液部位红肿热痛明显消失后改用硫酸镁湿热敷。•有研究表明,此种方法明显优于单独使用硫酸镁外敷。三、其他涂敷方法喜辽妥乳膏涂敷方法:挤出喜疗妥膏体3~5cm,沿静脉走向涂敷。机理:其主要成分是多磺酸粘多糖,能迅速穿透皮肤,抑制组织中蛋白质分解酶及透明质酸酶的活性,促进水肿与血肿的吸收,促进局部血液循环,刺激受损组织再生,有抗炎、抗渗出和促进伤口愈合的作用,且对皮肤无刺激性。植物外敷•一些植物据说也会有作用,新鲜芦荟叶贴敷、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