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青城小调

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青城小调_第1页
1/4
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青城小调_第2页
2/4
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青城小调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青城小调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青城小调 【摘要】流传于甘肃兰州榆中县青城古镇的青城小曲,是以元代著名杂剧作家王实甫所著的《西厢记》为唱本的民间说唱艺术。它的音乐融合了眉户、秦腔、花儿、陇剧、江南采茶戏等艺术元素,以其古朴典雅的唱词和博彩众长的曲调广泛流行于青城镇及其周边村镇。青城小调从清代兴起至今,历经沧桑却始终未被历史遗忘。本文试以青城小调的进展历史为脉络,初步探析这一宝贵的民间艺术珍宝。 【关键词】青城小调;《西厢记》 一、青城小调的发源地——青城古镇 青城古镇位于甘肃省会兰州市榆中县北部的崇兰山下,县城最北端的黄河南岸,距兰州 90 公里,榆中县城 54.2 公里,是古丝绸之路上的重镇、西北商贸集散地。青城原名为“一条城”,据史料记载,唐朝在此修筑垄沟堡(旧城),北宋仁宗年间,西夏王李元昊叛乱,时任秦州刺史的大将狄青为防止西夏入侵,凭借黄河天险,在唐朝垄沟堡的基础上增筑了新城。因为新城东西长,南北狭,故称“一条城”或“条城”。后来为了纪念狄青,将“一条城”叫做青城。 青城古镇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其先民主要是明肃王时随部队移居的山东、陕西、山西和江南军士和商旅。所以文化教育十分发达,曾考取过 10 名进士、1 名翰林。它是兰州市唯一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全国民间艺术之乡,更被誉为“风雅之地”。因为地处黄河谷地,青城自古以来就经济发达,加之黄河水运,它便成为连接兰州与北方城市的交通枢纽地以及货物集散中心。文人商旅常汇合于此,为古镇文化的多元化进展带来了契机。 二、青城小调的起源期——《西厢调》 西厢调是青城镇流传最早的表演艺术之一。在北宋仁宗年间,借助发达的水运,来自于各地的一些传统曲目逐渐传人青城。清代光绪年间,青城镇出了一位“能文墨、善音律”的文人张海润,他研读了王实甫的《西厢记》剧本,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并结合当时广泛流行的其他戏曲作品,终于在 1875 年完成了《西厢调》。很快,《西厢调》就在当地民间流传开来,并完善进展,成为本土特色的地方小曲而久唱不衰。该小调共创作唱腔 24 个,剧本 27 折,当时用该调排演了八折《西厢记》,故将该剧定名为《西厢调》。西厢曲调有越调、洛江岸、风筝调、三朵花、渐渐高、甘凉调等。该调音乐唱腔优美动听、曲折委婉,情真韵雅,剧情简单,出场人物少,容易排练,老幼皆爱听。 三、青城小调的蓬勃进展期 在尊文崇艺的青城...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流淌在历史长河中的青城小调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