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析文化休克对留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浅析文化休克对留学生的影响及其应对策略 【摘 要】文化休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跨文化交际现象。任何人初次进入一个新的文化领域,都会经历因原有观念及文化受到新文化冲击所产生的一系列问题。留学生作为当今从事跨文化活动最频繁的群体之一,深受文化休克的影响。了解文化休克的根源及文化适应过程中可能出现的障碍是降低文化休克对留学生影响的首要任务。而通过合理的训练和学习,文化休克对留学生的影响是可以调节和缓解的。 【关键词】文化休克 留学生 文化休克的根源 跨文化适应 引言 对于初次进入一个新的文化氛围、语言环境或地理区域的人,通常都会在一段时间的学习、工作或生活后,经历不同程度心理上的变化。这种现象在1960 年首次被美国人类学家奥博格(Oberg)以文化学的角度提出,并命名为“文化休克(Culture Shock)”。自奥伯格首次提出“文化休克”这一概念,人类便在如何克服这一现象的问题上展开了不断探究与讨论。首先,布朗认为,文化休克是一种“普遍存在的问题”[1](P131)。每个旅居者(sojourner)①在进入一个新的文化时,心理及生理上可能经受的疑惑、不满、打击,甚至痛苦都是不可避开的。 留学生作为受文化休克现象影响最主要的旅居群体之一,长久以来一直备受关注。除了要面对与其他旅居者相似的处境外,与其他旅居者不同的是,留学生在进入一个新的环境时,常常带着明确的与学术相关的目标和任务。所以,本着这一出发点,留学生在达成个人学术目标的过程中,能否具有良好的学术表现就显得极为重要。由此可知,留学生在异国他乡生活的期间会面临生活与学业的双重压力。假设这些问题发生在一个自己熟悉的环境中,学生往往会使用自己熟悉的语言、以自己熟悉的方式、向自己熟悉的人寻求帮助。而对于一个身处异国他乡的留学生来说,处理问题时,情况就不会显得如此简单。一来,在寻求帮助时,原来已经熟悉的方法和途径会被语言、文化或生活习惯、民风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民俗上的差异所限制、约束;二来,在遇到困难时,个人对目的地国的了解程度、个体心理上的承受能力也因人而异。所以,在解决留学生可能要面对的文化休克时,就应该从社会差异和个体差异角度上双重分析[2](P424-425)。 文化休克产生的根源 近年来,学术界文化休克产生根源的讨论主要集中在旅居者因为被“曝露”在一个不熟悉的文化环境中,随之产生由跨文化接触(intercultural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