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浅谈在英语教学中培育学生的跨文化交际能力 [摘要] 中学英语教学中应重视文化导入,这与现行中学英语教学大纲及教材要求是相一致的。文化导入应遵循循序渐进和质量合适性原则,可采纳对比分析、观察阅读、举办讲座等方法。 [关键词] 英语教学 文化导入 交际能力 一、培育跨文化交际能力的重要性 为什么西方的笑话,在中国笑不起来?为什么在中国广为传颂的传统美德“谦虚”,在西方则被认为是无能的表现?记得有一次,有一个美国客人对我的一个朋友说“ You speak very good English” ,但这位朋友却回答道“No,No,my English is very poor”。这位美国人对于这个回答很惊讶,不知该说什么才好。这种结果对这位美国人来说是始料未及的,也是很令他心中不快的。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一种浯言的背后都隐含着使用该语言的民族长期的历史演变过程中沉积下米的文化底蕴。在中国几千年来所营造的传统文化氛围中,谦虚就是一种美德,尤其是受到他人赞美时,更应谦虚一番。而美国人则按其西方的文化背景来行事,受到他人赞美时,就应该表示谢意。以上问题的症结,归根到底是文化差异问题。因此帮助学生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显得尤为重要。不了解交际对象的文化背景,势必会产生歧义,也就不可能有效地培育学生的语感。不了解中西方文化差异,我们就不能做到确切理解和正确表达思想。 美国外语教学专家温斯顿•布伦姆伯克说过:“实行只知其语言而不懂文化的教法,是培育语言流利的大傻瓜的最好办法。”英语教学不仅是传授语言知识,更重要的是要培育学生的交际能力,培育他们应用外语进行跨文化交际的能力。从这个意义出发,将外语教学看作是跨文化教育的一环更加恰当一些。我们传统的英语教学侧重于英语知识的传授和语言基本技能的培育,而语言最重要的功能——交际能力,却未能得到充分的培育和开发,以至于现实生活中出现这样的现象,一个能说一口流利外语的学生,或者说是一个很好的掌握了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语言基本功能的学生,在实际交际中常常会出现捉襟见肘的现象,导致双方交际的失败。 二、英语教学中跨文化教育的主要内容 1.干扰言语交际的文化因素 包括招呼、问候、致谢、致歉、告辞、打电话、请求、邀请等用语的法律规范作用,话题的选择,禁忌语、委婉语,社交习俗和礼仪等。 2.非语言交际的表达方式 如手势、体态、衣饰、对时间和空间的不同观念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