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如何挖掘写作素材 浅谈如何挖掘写作素材 曲沃职中王海云 一谈到写作,学生们总是“头痛不已”,有的愁眉紧锁,半天写不出一句话,有的凭空捏造,乱编故事。追根究底,是因为学生“无话可说”,“无事可写”,“无情可抒”。这就是缺乏素材的表现。那忙于好几门课程的学生该从哪里挖掘素材呢? 有人把写作的过程归纳为“积累—表达—修改”,那么积累就包 括内容的积蓄,即素材的准备。总结近年来写作教学实践的经验,我认为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引导学生搜集和积累写作素材。 一、生活,写作素材的源泉 首先,我们先回头理解一下素材的概念。所谓写作素材,是指在生活实践或调查讨论中搜集,积累起来的原始生活材料,它是未经加工改造的食物,是形成写作的基础。从概念中不难看出,素材来自生活。宋代诗人陆游就曾说过“汝果欲学诗,功夫在诗外”。指的就是写作之前必先下功夫体验生活,积累材料。只有掌握丰富的素材,使学生“有话想对别人说”,产生表达的欲望,才能使学生展开眉头,乐于写作。“长袖善舞,多才善贾”也只有使学生掌握丰富、新颖、生动的素材,才能从中筛选出适合表现主题思想的材料,做到“言之有物”。 叶圣陶先生也曾说:“文章必须从真实的生活中产生出来,把真实生活所不曾经验过的事物牵强拉下来,那是必定失败的勾当。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的文章。”生活,是写作素材的主要源泉。学习生活越充实,体会越深刻,写作的基础也越扎实。因此我们要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开掘和充实生活,使学生有所见,有所闻,有所思,让他们“有所为而作”。 二、自身,写作素材的关键 我们引导学生积累素材,要求他们把目光投向身边的人和事物。通过前面、细致、有序的观察,了解事物的特点,认识事物进展的始末,熟悉人物的言行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举止,将周围的环境视为素材的海洋,不断观察,撷取。这样无论是父母兄弟,还是亲朋好友,无论是奇花异草、飞禽走兽,还是风雨雷电、山川田野,无论是平凡小事,还是社会新风,这些素材都会在作文里具体而生动地体现。 然而,片面地强调学生注意观察周围的人和事物是远远不够的,我们不能只要求学生做生活的袖手旁观者,把自己当作局外人。作家刘厚明说:“写文章最要紧的是写自己的真情实感,离开亲身实践,就不可能有什么真情实感。从实践中获得?第一手材料?,获得?感同身受?的东西,是观察生活的第一要义。”我们要引用学生对生活中的事物多接触,多了解,亲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