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小学体育教学中的赏识教育 【摘要】 赏识教育是一种较为新颖的教学观。遵循学生的进展特点,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给他们鼓舞的同时,提出中肯的建议。这样的教学方法,不仅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还让他们精神上得到愉悦,心理得到满足,积极主动地参加体育活动。因此,老师要努力营造赏识氛围,积极探究赏识教学的具体举措,合理把握赏识分寸,以期达到预期的教学效果。 【关键词】 赏识教育;小学体育;优点 小学体育教学中,积极提倡赏识教育,充分肯定学生的优点和长处,并在教学过程中,让他们尽情展示自我,愉快的参加体育学习活动。这不仅遵循小学生的身心进展特点,改革了传统教育模式,给学生体育学习充满自信心,还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课堂学习的实效性。在小学体育课堂教学中,他们对于体育课充满期待,他们的身心进展都处在萌芽阶段,赏识教育有利于挖掘学生潜在的能力,突出学生课堂的主体地位,帮助学生体验成功的欢乐。因此,小学体育老师更应该把赏识教育应用在自己的教学之中,尊重差异,让每一个学生都能自我发现,走向成功。 一、信任学生,营造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 正如《礼记》中所说“亲其师才能信其道”。老师只有信任学生,并积极创设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让学生感受到课堂的温暖,他们才会自愿地听从老师的指导,积极主动的参加课堂学习。特别对于体育训练强度较大的活动,老师首先要给学生必要的示范引导,然后再放手让学生自主参加训练,并适度给他们指导,通过积极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信任他们通过努力都能成功,这样才能在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完成训练任务,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达到预期的教育目标。在体育教学过程中,信任学生,老师要处理好与学生的关系,尊重学生,接纳学生,赏识学生,给他们充分的自主发言权,让他们在体育锻炼中获得自我认同感。比如,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简单的口令,也许部分学生听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得懂,但协调能力不够,有时左右不分,手与脚也常常不够协调,看到其他同学整齐划一的步调,自身也感到悲观失望,失去自信心。这时,面对其他同学的嘲讽,最需要老师的安慰,并给予恰当的指导。当看到学生一点点进步时,就给他们响亮的掌声。所谓赏识,老师不仅要鼓舞学生敞快乐扉,同意与老师沟通,形成亲师信道的良好教学氛围;同时,当部分学生学习能力欠缺时,最需要老师的鼓舞与支持。当学生的精神得到满足,并产生愉悦的情感体验,就会同意与老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