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让数学课堂奏响和谐的旋律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中也曾指出:“义务教育阶段的数学课程,起基本出发点就是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进展。”因此如何构建和谐的数学课堂,显得十分重要。只有建构起和谐的数学新课堂,才能引领学生徜徉在数学的乐园中,真正诗意地栖居在数学课堂,体验到数学之奇,感受到数学之趣,领悟到数学之妙,从而使数学学习成为学生积极、主动、有意义的活动。 那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构建和谐的课堂教学,下面就我从书上和网上找到的、看到的几点建议与大家一起分享。 一、“融和”是和谐课堂的基石 陶老曰:“真教育是心心相印的活动。只有从心里发出来,才能打到心灵的深处。”融洽、和谐的教学氛围是焕发课堂活力的催化剂。美国心理学家罗杰斯认为:“成功的教学依赖于一种真诚理解和相互依赖的师生关系,依赖于一种和谐宽松的课堂氛围。”孩子们在这样的课堂氛围中,定能激发起他们的自尊心、自信心,激励起他们的上进心,同时孩子们的潜能和个性都能得以充分进展。 教学过程是人与人之间的一种交往,教学活动是师生的双边活动,老师假如真诚对待学生,久而久之,学生也会用坦诚来反馈,师生关系才会和谐。古人云:“亲其师而信其道。”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老师要注重运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进行感情上联络。课堂上,老师亲切和善的教态,善意的微笑,生动幽默的语言,鼓舞的目光和神情,一个强而有力的手势,一声由衷的赞许,甚至一个默许的眼神,都会激发起孩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因此,老师应注意和学生建立一种相互尊重、信任、理解、合作的关系,努力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 教育家夏丐尊先生说得好:“教育假如说没有情感,没有爱,如同池塘里没有水一样;没有水就不能成为池塘,没有情感,没有爱,也就没有教育。”感情是教学的催化剂。西方的课堂,学生和老师围坐在一起,和老师打成一片,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的积极性却受到了极大的发挥。再看看我们的课堂,老师居高临下,学生正襟危坐,若有学生为了吸引老师注意,举手时踮着脚尖拉长身子,高喊“我来,我来!”;或者不举手频频插嘴,则被视为没有纪律,那些学生定会惹来老师的责骂。学生呢?只好“封嘴”。虽然规矩有了,但学生学习的兴趣却荡然无存。因此,老师应注重用各种方式与学生联络感情,努力达到交融的最高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