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法律规范及有效开展浅谈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法律规范及有效开展 【摘要】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是一门非学科性的、基于生活而开设的一门综合课程。本文正是从分析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开展的意义、目前存在的一些问题方面着手,为如何更好地法律规范和有效开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提出了几点看法,以期能为今后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提供理论指导。 【关键词】小学综合实践活动 意义 问题 开展 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特点 (1)灵活性强。国家规定了每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为 3 节课,但并不表示每周这 3 节课平均使用。事实上,老师可根据不同的活动主题对时间灵活分配,从而使活动集中与分散结合,保证综合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 (2)活动场所多、空间广。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特点决定了它实施起来与其他基础课程相比具有场所多、空间广的特性。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不仅可以是在学校,更多的应该是到学校之外的地方如大自然、公众生活场所、科研单位等,使学生们融入到真正的生活环境中去。这样,既密切了学校与社会的关系也密切了教学与实践的关系,从而拓展了实践活动的范围。 (3)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方式多样。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实施方式是丰富多彩、多种多样的,在实践活动课程上不仅要求老师的讲解,更多的是需要在老师指导下的实践活动,例如参观、访问、座谈、亲身体验等方式。多形式的开展综合实践活动为小学生更好地掌握知识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4)对安全性要求高。综合实践活动更多的需要小学生走出课堂,要走向自然、接触社会,进行各种调查,这就带来了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安全问题。而小学生自制力、防卫能力、自救能力等各方面都很差,因此,如何保证小学生的安全是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必须注意的问题。作为老师,在开展活动时,必须以高度负责、高度谨慎的态度对待,应实施各种措施为小学生的安全提供保障。 (5)综合管理的难度大。小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没有统一的内容,具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较大的自主性,要求老师从生活出发,依照学生的实际要求寻找学生们感兴趣的内容。在实施中没有固定的管理老师要依据课程内容而定,没有固定的活动场所,一切以时间地点为转移。这样就势必造成了综合管理的难度大的问题,老师对学生了解不深,学生对老师感情不深,不利于活动的开展。 二、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开展的意义 (1)有利于培育小学生的求知意识。创新来源于好奇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