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浅谈德育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浅谈德育教育对幼儿的重要性 我国是个历史悠久的文明古国,我们的祖先历来注重文明礼貌教育,素有“礼仪之邦”的美称。礼貌待人是中华民族的美德,是我们国家民族文明、进步的表现。现在,文明礼貌不仅反映了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的相互关怀、相互尊重的友好关系,而且也反映了人们自身文化修养水平。文明礼貌是良好的道德行为,英国教育家洛克说: “事实上,一切教育都归结为养成幼儿的良好习惯,往往自己的幸福都归结于自己的习惯。”文明礼貌是一种良好的道德行为习惯,心理学讨论发现,整个幼儿阶段是培育道德行为习惯的最佳时期。在《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实施细则中,明确指出从小班到大班在礼貌教育上有了不同层次的要求。但是,如今我国的独生子女居多,存在的问题也比较多,他们如同温室里的花朵,家庭中的皇帝和小公主,往往以自我为中心,出现了娇惯任性、情绪波动大、攻击性行为较多等亲社会行为极差的现象。因此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教育至关重要。 一、目前幼儿园德育中存在的问题 (一)德育教育流于说教 说教是指成人以单向的说服和语言训导的方式,将成人的思想观念和行为准则灌输给幼儿,并要求幼儿无条件地接受并付诸日常行为。在说教的过程中,幼儿处于被动、服从的地位。这在实际运用中存在较多弊端:一是许多老师的说教往往自觉不自觉地成为空洞无物的训话,不考虑幼儿的知识经验水平和特别的认知心理。结果不仅达不到预期的目的,反而降低了老师在幼儿心目中的威信,给以后的教育工作设置了障碍。二是由于幼儿的道德行为具有反复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因此,老师要反复地、耐心地对幼儿进行教育才行。三是由于说教简单易行,所以许多幼儿老师爱用、常用这种方法,有的甚至滥用这种方法。但是从幼儿心理角度看培育幼儿良好的道德行为,用角色扮演法、行为养成法以及代币奖励法等专门的方法效果更好,而很多老师却一“说”了之,结果往往不能达到教育目的。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二)在幼儿园,老师对幼儿主体性的认识不够,或认识不深刻 认为在学识上,地位上幼儿是和老师不平等的,但是在责任上却时时要求幼儿和自己站在同一高度。虽然理论上老师都懂得,在教育中要尊重幼儿主体,但是具体到实践当中,有不少老师仍然把自己高高地凌驾于幼儿之上,动辄对幼儿发号施令。长此以往,不但不能充分发挥幼儿的主动性,反而会使幼儿唯命是从,胆小怕事,没有一点闯的精神。这样的性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