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深刻理解构建和谐社会的重大意义 党的十六大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之一提出来,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又把提高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能力作为党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明确提出,这在我们党的历史上还是第一次。这一重要论断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丰富和进展,是我们党对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升华。深刻理解和把握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丰富内涵,对我们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促进我国经济社会协调进展全面进步,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雄伟目标,意义重大。 党中央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使我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总体布局,由进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三位一体,扩展为包括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内容,实现了四位一体的飞跃。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顺应历史进展变化,为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作出的重大战略举措,是我国处于体制转轨、社会转型这一特别历史时期经济社会进展的必定要求,是满足人民群众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的必定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实现党执政的历史任务的必定要求,是全面落实科学进展观、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必定要求。 人类社会是一个不断从低级向高级进展的历史过程。建立平等、互助、协调的和谐社会,一直是人类的美好追求。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指出: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进展是一切人的自由进展的条件。马克思关于自由人联合体和人的全面自由进展的表述,都是指未来高级的和谐社会的目标模式。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要把马克思的科学论述逐步变成现实,它完全符合人类历史进展规律的要求,是我们党在新时期推动伟大事业的又一个重大理论创新。 根据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实践经验,根据新世纪新阶段我国经济社会进展的新要求和我国社会出现的新趋势新特点,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所决定的,它既体现了广阔人民群众的最近目的和利益,也体现了广阔人民群众的未来利益。它完全符合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要求。进入新时期新阶段,我们党要保持先进性,巩固党的执政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