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我的布烙《清明上河图》卖了18万】清明上河图烙款儿【我的布烙《清明上河图》卖了18万】清明上河图烙款儿 “有些古老悠远的东西,看上去高不可攀,但只要你有一定的文化,细细揣摩,持之以恒,就有可能化古老为时尚,与成功近在咫尺!”这就是本故事主人公、一个打工仔告诉我们的人生密笈。 历尽坎坷:在“故纸堆”里邂逅商机 今年 26 岁的黄龙泉,老家在湖北省广水市的一个小镇,家里还有一个姐姐和一个弟弟。父母本是做建筑生意的小商人,可是在龙泉读高三的那年,父亲的生意因为扯上了官司,资金周转不过来,这样父亲不得不放弃了建筑生意,全家人顿时失去了经济来源,懂事的龙泉体谅父母,放弃了上大学的机会。龙泉有个同学在温州,他想:温州是个经济发达的城市,在那儿应该可以闯出自己的一席之地吧! 1997 年 7 月,龙泉收拾了简单的行李,怀抱着美丽的梦想,来到了温州闯天下。可是龙泉没有大学文凭,在温州这块人才济济的地方,要找份像样的工作谈何容易。 同学家有个亲戚是开印刷厂的,于是依托同学的关系,他进印刷厂当了一名工人,包吃包住,一个月 800 块钱的工资。 龙泉很珍惜这份难得的工作,格外地勤奋好学,只用了三个月的时间,他就掌握了印刷技术,半年后,他的工资涨到了 20XX 多元。为了使技术更熟练,他坚持每晚去厂房摆弄机器。一天晚上,他工作到凌晨 3 点钟时,有些疲乏,卡纸的时候,一不小心把手指也卡了进去,三个手指当场就断了。 因为是工伤,老板给了龙泉两万块钱,这让他不好意思在医院里躺太久,两个月后手指还没有完全接好,他就出院开始工作,以至后来他的手指恢复不好,再没办法做重活。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后来,在武汉靠卖菜度生的母亲的一个电话,让独自在外的龙泉决定回湖北武汉,回到妈妈的身边。 尽管回到了亲人身边,生活有人照料,身体也好了很多,可是龙泉变得有些消沉,总觉得一只手做不了重活,废了。可是,他还不到 20 岁,不甘心一辈子做个菜贩。 他和母亲住的附近有个文物市场,心里难受的时候,他爱到那去转悠。有一次,他看到市场里有人出售木烙,顿时对这个古老的玩意儿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当天晚上,他上网查了有关木烙的资料,第二天,他又跑到图书馆翻阅古老的线装书,在“故纸堆”里折腾了个把星期,发现了其中的奥妙:原来木烙是利用木头在不同温度下会呈现不同颜色的原理,用特制的小熨斗在木头上烙出字画来。 龙泉觉得很好玩,就自制了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