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湖北省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本文依据协整理论和误差修正模型,对 1952 年~2024 年湖北省税收收入与 GDP 的关系进行了实证讨论,测定了二者之间的长期均衡关系和短期波动效应,建立了稳定的税收预测模型,对于完善现行税制、促进经济稳定增长提供了科学的理论依据。 一、引言 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水平是国民经济的两项重要指标,综合反映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宏观经济运行状况。经济增长的速度、规模和质量决定了一个国家或地区的税收收入,而税收收入总量及税负水平反过来又影响着其未来的经济增长。税收是国家凭借其权力,根据法律规定的标准,无偿地、强制地参加分配,将部分经济进展成果转化为国家财政收入。因此,一切税收最终都来源于经济进展,经济进展水平是影响税收收入最重要的因素,它决定了可以征税的“基数”的大小。在讨论税收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系时,由于 GDP 是税收收入的源泉,因此问题常常转化为讨论税收收入与 GDP 之间的关系。本文运用协整理论对湖北省税收收入与 GDP 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实证分析,以期发现二者之间的长期稳定关系,并建立准确的税收预测模型,这对于完善现行税制,保持经济的稳定增长,促进社会收入公平分配和资源的合理配置,实现经济进展的战略目标,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协整及误差修正模型基本理论 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通常都是非平稳的,传统的经济计量方法直接运用变量的水平值讨论经济现象之间的均衡关系,很容易导致错误结论。但对数据进行差分变换后进行回归,又可能丢失长期信息。近几年进展起来的时间序列变量的平稳性检验、协整(Co-integration)分析等方法,在处理时间序列数据上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协整是指尽管两个或多个时间序列就个别而言是非平稳的,但它们的线性组合可能是平稳的。协整分析则是指,对于两个具有各自长期波动规律的变量,假如它们之间是协整的,则在其之间存在一个长期的均衡关系。在实际经济分析讨论中,一般是先对时间变量序列及其一阶差分序列的平稳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性进行检验,然后检验变量间的协整关系,最后建立协整变量与均衡之间的误差修正方程。 三、实证分析及结果 1.数据处理 本文使用的样本为 1952 年~2024 年的年度数据,取自于《湖北统计年鉴》。分别用各年湖北省税收收入总量(TAX)和湖北省内生产总值(GDP)反映税收和经济增长状况。为了消除价格变动的影响,用湖北省商品零售物价指数P(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