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瑶、汉族中学英语老师职业倦怠比较讨论瑶、汉族中学英语老师职业倦怠比较讨论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为了了解瑶、汉族中学英语老师的职业倦怠状况,笔者以改编的Maslach 老师职业倦怠问卷(MBI)对广西贺州市富川瑶族自治县的 53 名瑶族中学英语老师和 52 名汉族中学英语老师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瑶、汉族中学英语老师的职业倦怠程度都属于中等偏高程度范畴;除情绪耗竭维度外,瑶族男中学英语老师在其他维度上的平均得分显著高于汉族男中学英语老师;而瑶族女中学英语老师,除个人成就感降低维度外,在其他维度上的平均得分却都显著高于汉族女中学英语老师。 关键词:瑶、汉族中学英语老师职业倦怠比较讨论 一、引言 职业倦怠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弗鲁顿伯格(Frerudenberger)讨论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他是首批系统讨论助人行业职业倦怠现象的学者之一。近年来,国内学者开始注重老师职业倦怠的讨论,因为老师的反面情绪和心理困倦在一定程度上已对教学和学生产生了消极影响(转引自柳娜、张玮,20XX:116)。但是,笔者通过查阅相关文献发现,针对中学英语老师职业倦怠特别是不同民族的英语老师职业倦怠的比较讨论却几乎是凤毛麟角。为此,笔者对瑶、汉族中学英语老师的职业倦怠状况进行问卷调查,以期进一步丰富中学英语老师职业倦怠的讨论成果,同时为缓解或消除瑶、汉族中学英语老师的职业倦怠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 二、职业倦怠的定义 “职业倦怠”是 20 世纪 70 年代美国学者弗鲁顿伯格(Frerudenberger)讨论职业压力时提出来的一个概念,是指在职业环境中,对长期的情绪紧张和人际关系紧张源的应激反应而表现出的一系列心理、生理综合症[1]。美国著名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心理学家 Maslach 等人在对职业倦怠进行了大量的讨论后指出:职业倦怠是由“情绪衰竭、去人性化和个人成就感降低”这三个维度构成的一种心理状态。情绪衰竭(Emotional Exhaustion)是指个体的情绪和情感处于极度疲劳状态,情感资源枯竭,工作热情完全丧失;去个性化(depersonalization),即个体以消极、否定、麻木不仁的态度和情感对待自己身边的人,对他人缺乏同情心,甚至把他人当作无生命的物体看待;而个人成就感降低( reduced personal accomplishment)是指个体对自己工作的意义和价值的评价下降,自我效能感丧失,时常感觉到无法胜任所从事的工作,在工作中无法体会到成就感,并不再付出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