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濒危语言保护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濒危语言保护_第1页
1/4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濒危语言保护_第2页
2/4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濒危语言保护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濒危语言保护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濒危语言保护 【摘要】:本文运用生态语言学的理论及方法,结合实地调研和考察,了解满语的生态环境现状,分析满语保护的不足之处,并结合理论提出相关思考与建议,以期对当今的语言文化政策有所借鉴。 【关键词】:生态语言学;濒危语言保护;满语 一、概述 满语是东北亚地区产生并进展起来的一种语言,主要由满族使用。一般认为满语属阿尔泰语系满-通古斯语族满语支。在清朝之前,满语仅有语音而无文字。1599 年,努尔哈赤下令将蒙古文字母借来创制满文。 满语在清朝是统治阶级的语言,广泛用于颁布政令、记录档案和日常生活 ,为我们讨论清代的历史、风土人情等提供了工具,同时也是一笔丰富的文化遗产。而在当今时代,满语使用逐渐式微。20XX 年 2 月 21 日,我国满语被联合国下达了“病危通知书”,列为世界极度濒临灭绝的语言,已经到了灭绝的临界点状态。 三家子村是以满族人口为主的地区,坐落于齐齐哈尔市区的东北,富裕县富裕镇西南 22 公里处,村内仍有少数老人以满语为母语,享有满语“活化石”的美誉。 二、三家子满族村满语的生态环境现状 1.经济环境因素 三家子满族村目前主要以种植业、畜牧业为主,种植作物主要为玉米,用以供给完达山乳业、光明乳业等大型乳业公司作为奶牛饲料使用,机械化程度、现代化程度均较低,交通极其不便,交通运输进展程度不佳,经济状况较为落后。 2.人口环境因素 三家子村全村约有人口 1000 左右,其中满族占 40%以上,有满语传承人 12名。还有汉族、达斡尔族以及少部分其他民族居住,村内不同民族通婚、杂居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较为普遍,人口外迁、流失现象较为严重,年轻一代多数外出求学工作,村内仅有一些务农人口、较为幼小的孩子和老人。老一辈人只会说满语而不会书写,只有极少数老人还在用满语对话,满族传统文化基本消逝。满族传统节日、衣着、歌曲等均未保留。对于现有的 12 位满语传承人,政府每月补贴 200 元。 3.教育环境因素 村内仅有一所小学,现有学生 90 余名,每班容量 10 余人,两名满语老师,因为集中办学的原因各村办小学陆续取消,但三家子村小学因为有满语教学这一特色而保留。满语作为校本课程,面对一到六年级学生开设,每周 1-2 节课,仅教授简单入门的文字、语音、拼写等。小学内存有满语博物馆一座,规模较小。学校期望通过适量引导培育学生学习满语的兴趣,为将来学...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态语言学视域下的濒危语言保护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