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活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生活教育理论对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启示 摘 要:作为近代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的生活教育理论对我国的教育事业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 21 世纪的今日,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也要充分借鉴这一理论,将其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效结合。文章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进行简单的介绍,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的现状以及理论的应用意义,并针对理论应用于实践提出几点建议: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内容生活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环境生活化、推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生活化。 关键词: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生活化;启示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8-3561(20XX)23-0020-02 一、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介绍 (1)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基本内容。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主要包括三个内容:“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教、学、做合一”。首先陶行知认为生活和教育是不可分割的整体,人从降临到这个世上开始就意味着要接受教育,人生活在什么样的环境也就意味着会受到什么样的教育。然而生活并不完全等同于教育,二者既相互联系又相互独立。其次,陶行知认为教育不是终止于学校,社会也承担着教育的作用,相比学校这种固定的空间范围内的教育,社会教育具有开放性的特点,使学生将自己在学校掌握的知识运用到社会生活中。再次,陶行知认为教、学、做三者之间的关系既有区别又有联系,学习知识是为了将其应用到生活中,解决实际问题,三者之间的运行是以“做”为中心,学思并重的过程。 (2)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的主要特征。首先,突出以“生活”为出发点。传统教育总是充斥着“本本主义”思想,老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往往机械地向学生灌输理论知识,学生机械地记忆,这种方式很难达到好的教育效果,也会减少学生的学习热情。生活教育克服了这种传统教育的弊端,摆脱了机械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主张教育与生活完美结合。而对学生进行教育,是为了帮助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学生形成一种生存能力,并不是为了让学生取得较高的分数,分数只是衡量学生学习效果好坏的标准之一,学生只有掌握了知识的运用技巧,才能顺利地融入社会。其次,蕴含“以人为本”的理念。教育是一场以人为主体的活动,其目的是使人掌握必要的技能以实现更好的生活。陶行知的“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这两种观点极大地突出了以人为主体的教育过程。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而是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