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生物工程系药学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生物工程系药学专业课程建设研究_第1页
1/2
生物工程系药学专业课程建设研究_第2页
2/2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生物工程系药学专业课程建设讨论 【摘要】目的:探究建立生物工程学院药学专业《科研方法学》课程的新模式。方法:依据我国现今存在的学士培育目标,需强化学士对其所在领域的专业进展理念的认知,鼓舞其对科研方面的进一步探知,同时结合我校实际情况提出新的建立该门课程的思路与举措。结果:该门课程的设立以帮助我校青年 3 月 5 日后融入社会岗位的适应性与继续深造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提高本科生科研水平的同时,亦对本校师生的整体素养及办学地位有着深刻影响。为此,我校生物工程系药学专业通过开设《科研方法学》,拟将提升学生及老师的科研素养和创新能力纳入整个教学体系中,完善科研平台,提升学生的创新能力及综合素养[5]。 5 需要进一步探讨和解决的问题 近几年《科研方法学》在生物工程系的实施过程中,也面临着新问题与挑战。主要是以下几点:第一,教学过程管理亟需加强,从而可提升教学质量。从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向任务组织教学模式转化需要一个漫长的过程,有些同学认为无法提前充分准备,加上该教育方式对学生的综合能力有一定要求,因此跟不上步伐,会在前期教学过程中产生一定的困惑。因此要求老师要充分利用网络教学平台,致力于培育学生使用第二网络课堂,搭建项目学习网络平台,更好的方便师生的沟通与探讨。同时要求教育工作者及时注意调整教学内容,加强课堂教学的组织和引导。第二,该门课程的授课学时相对较少,在有限的时间内对授课老师的学术水平、教育教学能力和责任心等方面都提出了更大的要求,要求老师要全方位跟踪每个项目的实施。同时,为了更好的推广该种教学模式,培育出更多符合当代社会所需的高综合素养人才,学院乃至于全校在制定制度时应多给予政策上的倾斜,鼓舞教育工作者开展该种教育教学模式。第三,由于该教学模式具有融合性、多元性等特点,需要建立一支交叉学科专业背景的老师作为项目指导工作者,积极参加到学生项目团队建设中,为顺利实施该项目提供建设性意见及宝贵的建议。 参考文献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1]刘芬,彭晓霞,闫宇翔,等.讨论生《医学科研方法学》网络课程建设与探究[J].北医学教育,2024,22(4):680-681. [2]王虹,张玲,闫宇翔.医学科研方法学实验项目一体化改革的探究与实践[J].基础医学教育,2024,20(7):555-557. [3]赵京霞,李萍,王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在中医药科研方法学教学中的应用[J].继续医学教育,2024,30(11):38-40. [4]张伟,贺冰,雷磊,等.中...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生物工程系药学专业课程建设研究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