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画布上的“交响”:巨幅作品《呼唤》创作幕后画布上的“交响”:巨幅作品《呼唤》创作幕后 “呼唤”主题展的主题作品,宽 18 米、高 2.2 米的巨幅画作《呼唤》,让每个步入中华艺术宫展厅的人都深感震撼,这幅作品全景式再现了抗疫一线的人物群像,再现了人们在至暗中坚韧抵抗、逆行抢救、互助奉献的各个瞬间。 这是上海美协邀请沪上老中青画家共同创作的巨幅综合材料的美术作品。从前期准备到后期调整,20 位画家在两周时间内夜以继日,几乎以燃烧般的激情合作完成了这幅目前为止国内最大的以抗疫为主题的绘画作品。以下是全部主创人员的叙述,还原了这件作品的创作过程。 刘亚平:鲁迅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艺术有时候应该是一种思考的力量,并以自己的表达方式来关注和直指生命的問题。这次《呼唤》的创作,是对我们画家合作的一次大考。在疫情爆发蔓延之际,从个体视角去观察理解世界,是个有难度的事情。召集画家集中之前,我们有几个人为此做了相当匆忙而又繁杂的资料和草图准备。同时,在组建团队时也考虑了老中青各层次的搭配,以求各展所长。20XX 年的危难时刻,我们 20 位画家响应呼唤,用绘画的语言,来表达危难中闪耀的人性光芒!向生命致敬!向无畏抵抗、互助救援和献身精神致敬!说实话,短短十来天能完成这件 18 米长的画,有这么多的人物和场景需要处理,非常不容易,非常辛苦。这都要归功于大家全力以赴,倾情合作,也表明我们这支队伍是拉得出来,能担当的。尽管领导和观众都给予了较高的评价和肯定,也能宽容由于时间紧迫带来的一些不足,不过作为作者,对此应有清醒的自我认识和反思,以寻求在更大空间和视野下自身新的提高。在此,要感谢美协对创作的全程支持和严格把关,也要感谢响应呼唤、全力付出的各位画家。 平龙:从接受“呼唤”进入前期策划到中华艺术宫主墙面安装完毕,总共约十几天的时间,而真正绘制实际只有 10 天。这 10 天压力很大,由于时间紧,工作量大,我们只好边设计边施工,在绘制中不断补充素材、深化调整。特别是创作组“总导演”刘亚平老师,常常是处于忙得团团转状态。随着绘制逐渐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深化,大家群策群力、各施所长,硬是将众多不同时空、不同人物用不同画法融合成一幅完整作品。当然也有很多方面值得总结,如小稿阶段略显仓促,事先如在草图上安排好结构色彩、谋定而动,会取得更好的效果。微观变化在巨幅作品中不易体现,大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