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留住历史记忆保存精神家园留住历史记忆保存精神家园 打开文本图片集 保护传统村落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 近年来,随着城镇化的快速推动和农业人口市民化的加快,传统村落原有的生产生活方式开始瓦解,村落空心化、老龄化和空巢化问题日趋突出,传统村落所承载的历史制造、文化景观、乡土建筑、农耕时代的物质见证正在不断消逝,大量从属于传统村落的民间文化——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面临消亡的危险。未来十年,传统村落将面临新一轮城镇化、城乡进展一体化、乡村旅游开发的多重挑战。如不及时加以保护,将随时面临被拆、迁、整、改、并等消逝状态,传统村落文化岌岌可危,抢救性保护与合理利用传统村落刻不容缓。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文化是民族的血脉,是人民的精神家园。”建设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体系,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时代的要求。保护传统村落,使其免于消亡,就是保护中华民族优秀的文化遗产,为人类和子孙后代保护文化的多样性,留住历史记忆,保存精神家园。 根据《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公布,全国 2555 个传统村落中,陕西省有 30个传统村落,占全国的 1.17%。这些传统村落有传统建筑、村落选址和格局及村落承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三方面特征。对于这些传统村落,国家要求要以保持传统村落的完整性、真实性和延续性为基本,坚持规划先行、统筹指导,整体保护、兼顾进展,活态传承、合理利用,政府引导、村民参加的原则,在保护村落的传统选址、格局、风貌以及自然和田园景观等整体空间形态与环境、文物古迹、传统民居等传统建筑、古路桥涵垣、古井塘树藤等历史环境要素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与其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基础上,合理利用文化遗产,进展传统特色产业和旅游。 传统村落在漂亮乡村建设中的保护和进展定位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陕西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祥地,历史文化资源丰富,分布在各地的传统村落既是活态的文化遗产,同时也是不可复制的文化资源和旅游资源。 截至目前,陕西除有 30 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外,20XX 年 4 月,陕西省首批公布了 171 个具有陕北窑洞、北方传统四合院、关中四合院、关中地坑窑、陕南徽派院落特色的省级传统村落。其中,陕北地区有 56 个村(含国家级传统村落 12 个),关中地区有 54 个村(含国家级传统村落 11 个),陕南地区有 61 个村(含国家级传统村落 7 个);从地市分布看,渭南、榆林、安康、延安、商洛 5 市约占省级传统村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