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讨论性学习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选题讨论性学习中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选题 摘要:讨论性学习要求老师的角色由传统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生学习的促进、组织、引导者,而在实际操作中,一些老师的指导或缺失或过度,使学生在学习活动中未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这就要求老师指导要适度,而适度的指导就是我们所说的引导,在讨论性学习中无论是序言课、选题课、开题课、中期沟通课、结题课,还是活动展示课,老师都应进行引导,笔者以选题为例,谈老师如何引导学生进行选题。 关键词:引导;选题;问题;课题 一、老师做“引导”者的理念根源 当今世界上最受推崇的管理者、通用公司具有传奇色彩的前任 CEO 杰克·韦尔奇在 20 世纪 80 年代,自觉放弃使用具有操控和官僚意味的“管理者”一词,提出“领导者”理念,强调企业管理者的设计引领能力,这与讨论性学习中老师的角色定位有一致的地方,讨论性学习与传统的接受性学习相比,内容注重体现专题性、综合性、实践性和开放性;形式注重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探究性、合作性。因此在讨论性学习中无论是序言课、选题课、开题课、中期沟通课、结题课,还是活动展示课,所有课型都重在沟通与实践,老师也由原来的传道、授业、解惑者变为学习的促进、组织、引导者。 二、讨论性学习中老师功能定位不科学的表现 在讨论性学习中,有些老师越俎代庖,将本应由学生进行的讨论性学习工作自己做了,老师的指导作用越位了,学生作为讨论性学习的主体地位荡然无存,还有些老师指导缺失,放任自流,学生的学习因缺乏指导而未能达到预期的学习效果,最后多数学生反映“讨论性学习真没劲”、“没意思”,这都是因为老师指导“过度”或“缺失”惹的祸,因此老师的指导要适度,而适度的指导用引导来代替再合适不过了,指导与引导只一字之差,意思是不完全相同的,指导即指示教导,仍然强调老师的主导作用,而引导指带领学生,使之跟随,更强调在老师的引领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三、老师如何有效引导学生选题 在讨论性学习中,选题是整个讨论性学习过程中一个极为重要的步骤,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在当前一些学校中,课题多数是由学校或老师指定,很难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华东师范大学课程与教学讨论所崔允漷教授主持的一项关于讨论性学习的问卷调查中,数据显示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希望由自己(或小组讨论)来确定课题(约占 56.1%)。还有部分同学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