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美国电影与美国形象的建构美国电影与美国形象的建构 去年底,随着《星际穿越》在全球市场的热映,《洛杉矶时报》刊登乔尔·西尔贝曼(Joel Silberman)的评论。文章称,该片选取一群为美国航空航天局工作的美国人作为挽救世界的英雄,清楚地表明美国人的聪慧才智能够挽救世界,较好地构建了国际社会对美国的印象;而将星条旗插在外太空行星的举动,既可以唤起人们对美国登月历史的美好回忆,也是对美国未来的一个隐喻。西尔贝曼认为,《星际穿越》是导演诺兰送给美国的一份厚礼。他的观点或许有些夸张,然而毫无疑问,美国电影为美国在世界范围内建构良好形象立下了汗马功劳。 美国的形象大使 国家形象是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和历史等方面的表象特征的总和,对内表现为民族向心力和凝聚力,对外表现为国家吸引力和影响力。它不仅取决于国家的实际状况,受政府的政策和行为的影响,也取决于媒介如何塑造,受话语和符号的影响。它既是现实的表征,也是媒介建构的结果。媒介对国家现实的剪裁、拼接与重构能较为显著地影响国家形象,而国家形象又关系到国家的现实利益。因此,任何国家都希望通过媒介营造良好的国家形象,赢得国际社会的认同,最大化地实现自身利益。 在诸多形式的媒介中,电影在塑造和传播国家形象上拥有其他媒介难以比拟的优势。电影难以脱离一个国家、民族和社会的整体语境,国家形象总会渗透在电影文本中并被其合法化。电影能将社会制度体系、风俗习惯、行为模式、信仰体系和价值观念等构成国家形象的诸多内容,以一种极其自然的、直观的方式呈现在观众面前。它采纳令人惊叹的景观、虚构的故事和独特的叙事模式,在提供娱乐的同时,潜移默化地限定了观众对国家形象的推断。表面上,电影用视觉奇观、故事、情感和价值征服了观众,但在更深的层次上,电影俨然成为观众建构“异邦想象”的思想资源。 美国人很早就意识到电影与国家形象的密切关系,认为美国电影是美国最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能干的驻外大使,不遗余力地推动美国电影走向全世界。事实也的确如此,美国电影充当了美国的形象大使,将美国的生活方式传播到世界各地,建构起人们关于美国的想象,并成为观众日常生活经验和个人身份的重要组成部分。早在 1923 年,《纽约晨邮报》就曾刊文指出:“即使美国撤回世界各地的驻外使馆,船只不再远航,旅行者不再外出,取消世界各地的商务往来,美国的公民、美国的问题、美国的城镇和乡村、美国的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