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胃肠外科感染的治疗策略胃肠外科感染的治疗策略 韩杰吴月英 【摘 要】 目的:探讨胃肠外科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和治疗策略。方法:选取我院接收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 82 例为对象进行探究,根据有无发生感染分为对比组与讨论组,对比两组患者资料,分析手术部位感染因素。结果:患者年龄≥60 岁、合并有慢性疾病、术前备皮不当、手术时间≥60min、术中低体温均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结论: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发生影响因素众多,需做好手术期预防、治疗与护理工作,降低感染率,促使患者早日康复。 【关键词】 胃肠外科 感染 治疗策略 胃肠外科感染是一种急腹症,以急性阑尾炎最常见,其次为憩室炎,两者约占胃肠外科感染的 80%以上。合理的外科手术联合抗菌治疗对复杂性胃肠外科感染的临床预后起决定作用。系统的抗菌治疗可消除导致感染的致病菌、降低细菌感染的可能性、恢复机体正常生理状态、避开外科手术导致的感染及感染范围的扩大、减少消除感染的时间。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选取我院接收的胃肠外科手术患者 82 例为对象进行探究,纳入患者中围手术期发生手术部位感染 50 例为讨论组,同期未发生感染者 32 例为对比组,讨论组男 28 例女 22 例,年龄 25 ~ 76 岁,平均年龄( 48. 2 ± 4. 1) 岁,胃部手术 30 例,结直肠手术 20 例.对比组男 17 例女 15 例,年龄 25 ~ 76 岁,平均年龄( 47. 7 ± 3. 8) 岁,胃部手术 18 例,结直肠手术 14 例.两组患者临床基本资料如性别、年龄、手术方式等经比较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收集兩组患者围手术期病历资料,并对病历资料中可能易导致手术部位的感染因素进行比较,比如患者年龄( ≥60 岁) 、有无合并慢性疾病、术前备皮不当、手术时间( ≥60min) 、手术有无发生低体温等,通过分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析这些资料明确胃肠外科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高危因素,结合这些高危因素制定围手术期手术部位感染的预防、治疗策略。 1.3 统计学分析。临床医学数据应用统计学软件 SPSS18.0 进行处理,计量资料(x±s)表示,计数资料 t 检验,计量资料卡方检验,以 P <0.05 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比较情况。对比结果显示,患者年龄≥60 岁、合并有慢性疾病、术前备皮不当、手术时间≥60min、术中低体温均为手术部位感染发生的高危因素。见表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