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乘法的估算》教学案例 教学内容:课本第7 0 页例2 ,练习十五第4――6 题。 教学目标 1 、引导学生经历估算,初步了解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2 、加强变式与比较,鼓励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3 、感受乘法估算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体验估算的价值,初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学习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解释估算的理由和思路。 教学流程 一、创设情境、感受估算。 1 、引课:老师知道同学们在十一长假中安排了许多丰富多采的活动。小明一家非常喜欢旅游,他们来到了首都北京的一座公园。在公园售票处,小明遇到了一群也想去公园参观的孩子,共 2 9 人,每张门票 8 元,他们带了 2 5 0 元钱,够吗?你们愿意帮助他们解决这个问题吗? 出示例2 :每张门票 8 元,2 9 个同学参观,带 2 5 0 元钱够吗? 2 、分析问题。 (1 )认真读题,独立思考。说一说:从题中你获得了哪些数学信息?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指名说) (2 )分析问题,建立联系。“带 2 50 元钱够吗?”指的是够干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指的是2 5 0 元钱够不够买门票。 (3)理解了题意,我们来动脑筋想一想,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呢?(学生独立思考) ①谁来说说你打算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指名说,学生可能说出用乘法,先算 29×8。 板书课题:乘法 并板书 29×8 师追问:你是怎么想的?要解决带 250 元钱够吗?为什么要先算 29×8? ②选择算法。根据我们的生活经验,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是用笔算计算出精确的结果呢?还是运用估算,只要算出一个大约数就可以?请你选择。 在生活中遇到这样的问题,一般不需要计算出精确的结果。通常采用估一估的方法,然后进行比较就可以了。引出课题。板书课题。 3、引出目标:这节课我们要学会多位数乘一位数的估算方法,并且知道在什么情况下需要进行估算。 4、解决问题。 (1)独立思考:怎么知道 29×8 大约得多少?先静静地想一想。 (2)同桌交流:把你的想法轻声告诉你的同桌,两人交流一下。 (3)小组汇报:哪个小组的代表来说说你们的想法? 小组的代表发言,完成板书: 29×8 ≈ 240(元) 30 ×8=240 240 元<250 元 答:带 250 元钱够买门票。 强调:我们把29 看作30,估大了。然后把估计要花的240元和一共带的钱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