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药物剂型分类_科学解读药物剂型药物剂型分类_科学解读药物剂型 药物的使用形式不同,也即药物的剂型不同,对疾病的治疗效果也不尽相同。 我国的医药学有着悠久的历史,早在公元前两千多年的夏禹时代,就发明了酿酒法,继而将药物制成药酒治疗疾病,这样就形成了药物最早的一种剂型,一直沿用至今。将单味或多味中药加水煎煮制成汤剂,也是中药的早期剂型之一,此后,经过历代医家的积累和进展,相继形成了丸、散、膏、丹、酒、汤、露等一系列的药物剂型。 到了十九世纪至二十世纪初期,随着西洋医药的传入,出现了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近年来,国内外新剂型不断涌现,使药物的治疗水平有了迅速的提高。本文拟就常用的药物剂型作一科普性的介绍,旨为读者家庭用药选择时作一参考。 一、普通剂型 普通剂型主要包括我们日常接触和使用的片剂、胶囊剂和注射剂等。胶囊剂和注射剂的选择相对比较简单,而片剂的种类繁多,根据用药目的及其制备方法的不同,又可分为不同类型的片剂。 1. 普通片 将药物和辅料均匀混合,压制成各种形状的片状制剂,通常口服应用,如治疗高血压的苯磺酸氨氯地平片,治疗糖尿病的二甲双胍片,治疗胃溃疡的奥美拉唑片等。 2. 肠溶衣片 某些药物对胃有明显的刺激性,或者药物本身在胃酸条件下不稳定,制成普通片剂口服用药的副作用较大,效果不理想。在这类药物片剂的外面包裹一层肠溶衣膜,即为肠溶衣片,可使片剂在胃液中不溶解,进入肠道后溶解、吸收并发挥治疗作用。例如,患有胃溃疡等胃部疾病的患者,使用阿司匹林时可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考虑选用肠溶衣片。 3. 舌下片 某些药物口服后容易被肝脏的代谢酶破坏,致使治疗效果明显下降,如将它含在舌下使用,能提高治疗效果,并能迅速起效。例如,硝酸甘油片剂,口服给药需要 30 分钟才能起效,舌下含服,2 分钟即能起效,并且效果优于口服。心绞痛患者自身急救时,可将这类药物舌下含服。 4. 口含片 口腔局部常常会发生炎症,如口腔溃疡,咽喉炎、牙龈炎等,假如采纳口服给药,口腔局部的药物浓度通常较低,治疗效果较差。而采纳含服的方式可增加口腔局部的药物浓度,提高治疗效果,降低全身性的副作用。如银黄含片、复方草珊瑚含片、西瓜霜含片等通常采纳口腔含服。 5. 泡腾片和分散片 将这类片剂放在水中即能迅速崩解并均匀分散,因此,服用十分方便,尤其适合于儿童、老人以及片剂吞咽困难的病人。如 VC 泡腾片等。 6. 口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