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江苏省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结果的通报各市教研室(教研中心、教科院):根据苏教研[2009]35号和69号文件的精神,省教研室和省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于2009年11月17~20日在江苏省宿豫中学举办了江苏省中学化学优质课观摩评比活动。高、初中共有28节课进行了现场教学,还有52节录像课参加了评比。这些课都较好地体现了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特别是在改变学生被动、接受的学习方式,倡导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等方面表现较为突出,展示了我省各地实施新课程以来取得的可喜成果,和中青年化学教师积极进取的精神风貌。经评委会认真评审,最终评出现场课高中组一等奖7名,二等奖7名;初中组一等奖7名,二等奖7名。录像课高中组二等奖13名,三等奖13名;初中组二等奖13名,三等奖13名。现将获奖名单通报如下(见附件)。希望各市再接再厉,不断总结经验,正确对待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不足,进一步深化我省的中学化学课程改革,提高课堂教学质量。附件:江苏省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获奖名单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江苏省教育学会化学教学专业委员会2009年11月23日附件:江苏省中学化学优质课评比获奖名单高中组现场课一等奖(7名)南京外国语学校朱征《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苏州中学李雷蕾《水杨酸分子结构的初探》无锡市第一中学尤艳丹《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扬州中学张霞《从铝土矿中提取铝》丹阳高级中学朱建兵《铝的性质》江苏省横林高级中学许俊杰《铁及其化合物的性质与应用》宿迁市宿豫中学胡新国《硝酸》二等奖(7名)江苏省新海高级中学王海英《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徐州市高级中学李红波《电解池的工作原理及应用》如东高级中学管建华《铁的重要化合物》盐城中学徐晓剑《氯气的性质》靖江高级中学马云云《乙醇》盱眙县马坝中学时连之《物质的分散系》宿迁中学李孝团《溶液的配制及分析》初中组现场课一等奖(7名)东台市实验初中杨小祥《燃烧与灭火》南通市一初中包慧《二氧化碳制取的研究》扬州田家炳中学陆荣清《燃烧与灭火》连云港市海宁中学杨柳《金刚石、石墨、C60》常州市实验初级中学贺令翔《燃烧与灭火》南京市第三初级中学徐云飞《二氧化碳的性质探究》宿迁沭阳银河学校李玉莲《水——宇宙对地球的特殊恩赐》二等奖(7名)无锡市河埒中学施丽华《燃料及其利用》吴江市松陵第三中学吴良根《金刚石、石墨、C60》镇江市索普实验学校施旭萍《自然界中的二氧化碳》江苏省淮阴中学李莹莹《奇妙的二氧化碳》泗洪育才实验学校戴军《生活中的酸和碱》徐州市西苑中学许波梅《奇妙的二氧化碳》泰州市第二中学附属初中王海静《燃烧与灭火》高中组录像课(排名不分先后)二等奖(13名)南京市金陵中学徐守兵《金属的化学性质(第一课时)》锡山高级中学马啸波《钠的性质与应用》徐州市第五中学朱瑞瑾《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第一课时)》常州市第一中学邓小进《钠、镁及其化合物》昆山中学吴泽平《原电池原理及其应用》江苏省白蒲高级中学毛娟《探究金属与水、酸、碱、盐溶液的反应》灌云高级中学刘洪军《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淮安中学朱恋荣《同分异构体》东台中学马东华《二氧化硫的性质和作用》仪征市第二中学雎婷《压强差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镇江市国际学校叶长青《摄取人体必需的化学元素》泰兴中学冯丽《富集在海水中的元素——氯》泗洪中学许磊《金属钠的性质与应用》三等奖(13名)南京一中周良骏《Fe(OH)2的制取与保护》无锡市第一女子中学周龙英《溶液的配置及分析》新沂市高级中学陈福侠《离子反应》常州市北郊中学金剑锋《镁的提取及应用》苏州市第一中学蒋玉华《溶液的配制与分析》通州高级中学邵进峰《物质的分类》东海县第二中学乔月东《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洪泽中学董业勤《离子晶体》射阳中学周正祥《碳酸钠的性质与应用》扬州市邗江中学王坚《化学反应速率》句容高级中学潘正彪《碳酸钠和碳酸氢钠》靖江高级中学高宏《用途广泛的金属材料》泗阳县致远中学万竹青《氯气的生产原理》初中组录像课(排名不分先后)二等奖(13名)南京市雨花台中学李娜《金属性质及其探究实验设计》江阴市青阳第二中学张台兰《使用燃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