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莫桑比克华人历史与现状莫桑比克华人历史与现状 据海外的一些资料记载,明成祖朱棣的太监郑和下西洋时,曾到达东非莫桑比克的海岸索法拉地区,这有可能是历史上最早的华人涉足于莫桑比克。另据生活在莫桑比克的老侨民口述,莫桑比克的华侨历史已有 220 余年,但最早定居下来的华侨是谁?因何种原因或以何种方式抵达此地?现因缺乏详尽的史料而无从考证。真正具有文字实效的记录约在 1875 年之后,第一批华人移民蹒跚地踏上这块非洲人的土地,开始他们异常辛酸的创业之路。 开创洪荒的 19 世纪 大约 130 年前,华人开始移居莫桑比克,至于原因,史籍记载有两种:一是政治关系。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清王朝末期,各地的反清斗争使国家进入风雨摇摆的动荡时期,一些政治人物因参加反清活动而为政府所不容。二是经济关系。广东、福建等沿海诸省很早以前就有闯荡南洋的历史,那时人们多因生活窘迫而背井离乡,依靠海外亲戚或同乡的关系外出淘金。 除上述两种外,也有人提出非常肯定的第三种:最早到达莫桑比克的华侨是被澳门政府充军至此。当时莫桑比克与澳门同为葡萄牙殖民地,被葡人统治下的澳门华人居民,一旦触犯法律,便被充军到莫桑比克。而当时的马普托仍是一片蛮荒之野,正需要吃苦耐劳的华人来此开天辟地。华人在做工期间,披荆斩棘,挖河筑路,条件十分恶劣,有不少人因此病逝于此,而葡政府毫无怜悯之情,等到工期结束,葡政府并不设法安置他们,而是实行就地放之的方式,所有被充军的华人,全凭其个人能力自生自灭,在远离故土的马普托市就地生根。 第一批闯荡莫桑比克的华人是来自广东省四邑县的木匠,他们于 1875 年之后定居在马普托和贝拉港。在 1886 年至 1894 年修筑马普托至南非之间,以及1892 年至 1898 年修筑贝拉至津巴布韦之间的两条铁路线时,大批廉价的华工从中国沿海地区被招募而来,工程完工后,便有一些人留在莫桑比克。 至 19 世纪末,莫桑比克的首府从莫桑比克岛迁移至马普托市,葡属东非殖民政府大兴土木,于是需要大量的技工,特别是木工。中国人的建筑技术在当时有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口皆碑,在工钱与吃苦方面也非他人能及,葡萄牙人便在澳门招雇大量华工,运抵马普托。所以,在后来马普托市华侨当中,以木匠者居多。另外,还有一些中国人在葡人“马尼卡─索法拉”公司的糖厂和矿井做工,华人华侨的数量因之而日渐增多。 1893 年,定居于马普托的华侨为 52 人,这个数字在 1903 年上升至 287人;1900 年,定居于贝拉港的华侨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