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脑桌面
添加小米粒文库到电脑桌面
安装后可以在桌面快捷访问

行走在墼上的记忆

行走在墼上的记忆_第1页
1/4
行走在墼上的记忆_第2页
2/4
行走在墼上的记忆_第3页
3/4
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行走在墼上的记忆行走在墼上的记忆 单泽法 八十年代以前的农村,墼,随处可见,盖屋、垒墙、搭炕等都离不开它,真的是与每一个家庭都息息相关。 那个时候,辽阔的胶东地区,土地承包责任制方兴未艾,农村人家的生活水平依旧比较低。砖瓦厂寥寥无几,且尚未走出大锅饭思想的禁锢。烧出来的砖瓦,价格卖得很贵。普通百姓盖房垒墙,根本用不起烧砖。除了墙基、门窗沿、屋檐等地方少用点烧砖,垒墙、搭炕等都用墼。对绝大多数人来说,能住进这样的房子里,已经心满意足。 常常听长几岁的人说“老婆,孩子,热炕头”,以后才知道这就是绝大多数农村人追求的理想生活状态。 可以看出,墼,在那个年代,在农村,是多么重要。 常常的,会想起墼,想起拖墼的辛苦,想起四壁墼垒的老屋,想起墼搭的土炕,想起土炕上氤氲着的温暖,想起家人一起的欢乐。 墼,陪伴着我走过了小学、初中、高中的十几年光阴,也见证了老家这些年的变化。我很怀念这段清贫而温暖的日子,每每想起,如抿着一杯陈年老酒,弥久越醇。 拖墼都是在夏季,一般在麦收前后。此时,我们在假期,所以有很多机会掺和一下。即使因帮倒忙而受到吆喝,也乐此不疲。 我家门前有一块空地,大约有几分,做拖墼场地用,再合适不过。不仅面积大小正好,位置也是最佳。 拖墼用土非常讲究。不能用黑土,黑土粘性强,易粘住墼褂内侧,拖出来的墼周边不平滑,少皮没毛的,不雅观,还容易结块; 还有,土里面不能掺有砖头、瓦块等,否则,墼不仅不结实,还容易折断。 父亲推着独轮推车,出去寻找土源。车梁两侧,一边一个棉槐条子编的长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条篓,牢牢捆在车架上。发现目标,父亲就停下来,用尖头锨一锨一锨填满篓子,然后推回拖墼的地方。 父亲运土期间,母亲领着我们把杂草等收拾洁净,把地面整饬平整,再把墼褂、铁锨、筲、瓦刀、抹泥板等拖墼用具悉数拾掇过来。 离家近,拖墼用水方便。把家里小压井出水管绑上薄膜袋子,伸展到拖墼的地方,把几个筲灌满。难得有这样的小活,当然是我们的。 准备工作就绪,开始和泥。父亲在土堆外侧,用铁锨铲出圆形围墙,防止和泥时泥水外溢。母亲提起筲,往土堆里倒水,父亲则用铁掀不断地翻拌。为了使墼更坚固,和泥时,往里面撒入适量的一两寸长的麦草。 掺入麦草的泥土,用锨很难翻拌均匀,即使花费很大力气。为了均匀一些,父亲穿着水鞋进去,来回用力踩碾,然后用锨抄底翻过来。 泥和好后,下一步就是拖墼了。母亲...

1、当您付费下载文档后,您只拥有了使用权限,并不意味着购买了版权,文档只能用于自身使用,不得用于其他商业用途(如 [转卖]进行直接盈利或[编辑后售卖]进行间接盈利)。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
3、如文档内容存在违规,或者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等,请点击“违规举报”。

碎片内容

行走在墼上的记忆

确认删除?
VIP
微信客服
  • 扫码咨询
会员Q群
  • 会员专属群点击这里加入QQ群
客服邮箱
回到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