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宇宙中的地球 【要点梳理】 1 .天体是宇宙间物质的存在形式,是各种星体和星际物质的统称。 天体分为自然天体和人造天体,正在太空运行的人造卫星、宇宙飞船、航天飞机和天空实验室等称人造天体。 天体的类型:卫星:质量小,不发光;彗星:呈云雾状独特的外貌;流星体:数量众多,大小不一;星际物质:极其稀薄。 2 .天体之间相互吸引、相互绕转形成天体系统。 太阳——中心天体 太阳系 八大行星及卫星 地月系(地球和月球) 银河系 其它行星、卫星 总星系 彗星、流星体等 其他恒星系 河外星系 3 .八大行星的运动特征和结构特征 ①太阳系八大行星的由里向外的顺序是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其中小行星带是位于火星和木星之间。 ②八大行星按照距日远近、质量、体积等特征,可以分为类地行星、巨行星、远日行星三类。 ③八大行星具有共面性、同向性、近圆性的特征。 4 .关于地球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1 )地球与其他七颗行星有下列共同特点 ①都是不透明的近似球形的天体;②本身一般不发射可见光;③围绕自身的轴自西向东(除金星外)不停地自转;④绕日公转的轨道近似圆形(近圆性),轨道面几乎在同一平面上(共面性),绕日公转的方向都是自西向东(同向性),使大小行星各行其道,互不干扰,均处于一种比较安全的宇宙环境中。 (2 )地球与其他八颗行星相比有下列不同之处:在太阳系中只有地球上有生物。 5.地球上存在生命的物质条件 地球上存在生命的条件 形成生命条件的原因 外部条件 太阳光照稳定 太阳从诞生至今没有明显的变化 运行轨道安全 地球附近的大、小行星绕日公转具有同向性、共面性、近圆性的特征,它们各行其道、互不干扰,使地球处于一种较安全的宇宙环境。 自身条件 日地距离适中,有适宜的温度 日地距离适中,自转公转周期不长不短,使地表平均气温为150C(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和地球大气的热力作用对地球表面温度的影响,地球昼夜更替的周期是一个太阳日,时间不长,使整个地表增温、冷却不至于过分剧烈,从而保证地球上生命有机体的存在与发展。地球外围大气的热力作用减小了气温的日较差,形成适于生物生存的温度环境。) 有适合生物呼吸的大气 地球的体积和质量适中,吸引气体形成大气层,并经过漫长的演化形成以氮和氧为主的大气 有液态的水 地球内部放射性元素衰变致热和原始地球重力收缩,结晶水汽化,并随地球内部的物质运动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