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载后可任意编辑言语形式,阅读教学的立足点言语形式,阅读教学的立足点 摘 要:“语文学科需要解决的是如何运用一定的言语形式去表达一定的语言内容,透过言语形式理解语言内容,进而凭借对语言内容的把握,品味言语形式的妙处,获得言语形式运用规律、技巧及言语本身。”在教学中进行语言训练,必须立足于言语形式。在阅读教学中应充分利用教材文本资源,学习、理解、积累、运用课文中法律规范的语言以及各种各样的言语形式,进行行之有效的语言训练,才能不断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关键词:言语形式;阅读教学;语言训练;语言能力 一、关注别具一格的文体特点 小学课文并不仅限于常见的记事写人的记叙文,还有诗歌、童话、散文、小小说等文体。不同的文体,在教学处理上也有侧重。因此,在细读文本时,我们首先要把握的是课文的文体特点,发掘藏在别具一格的文体中的“言语形式”。我们除了通过语言内容的感悟让学生感受文本的精神内涵之外,还要通过言语形式的品味关注文本的文体特征,努力通过文本的教学帮助学生掌握这一类文本的文体特征,学会阅读和写作这一类文本的方法,并最终达到学会学习的目的。 如《开天辟地》是一篇神话故事,故事极富想象力,文字叙述具体而生动 。怎样教这篇神话故事?只是引导学生透过语言文字感受盘古的献身精神吗?肯定不是。神话故事有它独特的叙事结构,有它大胆、丰富、合理的想象……这些才是我们需要格外关 注的。 二、把握匠心独运的构思布局 文本的“构思布局”是一个不容小觑的要点,每篇课文在其谋篇布局上都有一定的特点,它传达了作者在表达上的目的、意图。把握文章结构的特点,层层剖析言语内在的组织结构,才能品味出文学作品的匠心独运、精妙构思,才能对文本有一个更具高度的宏观认识。 1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如《秦兵马俑》,全文按总分总的结构,先介绍秦兵马俑的影响、性质与所在方位,接着重点介绍秦兵马俑的规模宏大和类型众多、个性鲜亮两个方面的特点,最后再次盛赞秦兵马俑的价值意义。其中,又以过渡段“兵马俑不仅规模宏大,而且类型众多,个性鲜亮”承上启下,将全文贯穿成一个泾渭分明的整体。作者按由远到近、由整体到局部的顺序对秦兵马俑的规模、类型、身形、穿着、动作、神态等特征进行了细致的观察。文中既有说明、描摹的文字,又有作者丰富的想象与联想。简短的词句、生动的想象都凸显了兵马俑的气概与逼真。作者的惊叹与自豪之情充溢于文字之间,感染着读者。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