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 1. 人格:是个体在行为上的内部倾向,它表现为个体适应环境时在能力、情绪、需要、动机、兴趣、态度、价值观、气质、性格和体质等方面的整合,是具有动力一致性和连续性的自我,是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给人以特色的心身组织。 2. 自我防御机制:指一些为保护自我免受冲突、内疚或焦虑之类的潜意识反应 3. 集体潜意识:指人类在种族进化中所遗留下来的心灵印象,它由原型所组成,是对外在世界作适当反应所需的潜能。它并不是属于个人的,而是属于人类全体的、普遍存在的。它在每一世代只增加极少的变异,是个体始终意识不到的心里内容。 4. 原型:那些经历许多世代一直保持不变的经验累积于心中的结果,是一种对世界某些方面进行反应的先天倾向,是集体无意识的元素和主要内容。 5. 人格面具:“公众我”,个体用来应付社会习俗和传统要求,在公共场所表现出来的一种公开人格,是内部世界和外部世界的分界点。 6. 阿尼玛:是在男性无意识中起着一种基本的或原始意象作用的女性特征的表现。 7. 阿尼姆斯:是在女性无意识中起着一种基本的或原始意象作用的男性特征表现。 8. 阴影:是指人格的最内层、具有动物性的低级的种族的遗传,包括一切不道德的欲望、情结和行为,类似于弗洛伊德所说的“本我”,它是本性中的原始部分。 9. 自身:集体潜意识中的核心原型,是原型中的原型,促使人格统一、平衡和稳定的原动力。 10.追求优越:是每个人奋力追求的目标,包含更加完美的发展、成就、满足和自我实现。 11.生活格调:每个人试图获得优越的独特手段,她决定了个人重视和忽视生活的哪些方面以及如何重视和忽视,还有个人未来的目标和以何种手段和方式去追求目标,表现了一个人人格的整体性和独特性。 12.创造性自我:人格中的自由成分,使得个体能在可供选择的生活格调和追求目标之间进行选择。 13.社会兴趣:不仅是一种情感,而且也是一种对生活的评价态度,一种用他人的眼睛去看的能力。 14.特质:人在不同时间和情境中都保持的行为一致性,它表现出特征化的相当持久的行性,代表广泛的行为倾向 15.首要特质:个人生活中具有渗透性占优势的特质,是无时不在的倾向,每个行为都可追述到其影响 。个体只有一个首要特质。 16.中心特质:比首要特质更有限的情境中表现出的行为倾向,仍表示行为上的广泛一致性。个体有 5-10个中心特质。 17.机能自主: 一个人现在进行这一行为的原因与原来进行这种行为的原...